明明手头有一堆工作,可还是忍不住去农场“偷菜”,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飞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心脏,我们还是咬着手指甲,也许只是发呆地说:再待一会儿,就一会儿。于是,天黑了又亮了,心情愈加沮丧,却伴随偷来欢愉般的戏谑,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每天都在经历,那么你已经患上了网络依赖症。
最近,记者就这个话题在绥化市区的读者群中做了一项调查。市民周先生说:“我每天对着电脑,把所有的网站都浏览一遍,把所有的游戏都玩一遍,可就是没时间去做正事。”他坦诚地对记者说,每当有工作的时候,他会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把每天的工作进度、完成时间都作个详细规划。可真要着手做了,他心里就有些胆怯,因为总是觉得很繁琐很费事。于是每次都安慰自己先上网玩一会儿再开工,结果一玩就停不下来,一整天就这样废了。周先生说话时对自己显得很是无奈。
小崔是绥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他说自己一到学习时间,就把笔记本电脑搬到床上,明明是想上网查查资料,可是总是情不自禁地想看电影,一干正经事儿就犯困。因为心里压着任务,睡觉也不踏实,很早就醒来。即便到了学校也没有学习的决心,仍旧是上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身边,形成了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绥化市某中学教师刘先生总结出一套攻克网络依赖症的方法,第一,定时查邮件、查QQ、MSN留言。第二,每周一天允许自己晚起,给自己放个小假。第三,养成有规律的工作习惯。第四,观察自己每天最有效率的时间是哪一段,加以好好利用。第五,不要只关注什么时候能做完工作,应该常常问自己:“我什么时候能开工?”开始远比完成重要。第六,制订有效的、易于执行的计划。第七,建立激励机制,给自己一些精神或物质鼓励。第八,倒计时而不是正计时。第九,不要设定时限,整时整点开工。第十,每天6小时有效时间。第十一,建立工作场所与工作的关系。
本报也希望网友们,可以照此方法自疗一番,早日摆脱网络依赖症,相信自己的潜能,大胆地朝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