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我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呈现五大转变
http://suihua.dbw.cn   2009-12-09 16:59:15

  东北网绥化12月9日讯近年,我市积极探索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途径,走出一条机构建设规范化,队伍建设素质化,制度建设标准化,装备建设现代化,执法行为程序化,市场监管有序化的科学发展轨道,从而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呈现出五大转变。

  我市从规范机构建设入手,经过人员结构整合,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实现了由“杂牌军”向“正规军”转变。撤地设市前,我市农委系统有农业行政执法机构126个,执法人员324名。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多乱杂,力量分散,各自为政,多头执法,重复、交叉执法问题突出。机构改革后,将过去分散于农口各部门的执法机构进行整合。目前,全市农委系统共有11家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综合执法人员达到126名。今年,绥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全省率先统一着装,统一挂牌,统一持证执法,实现了农业综合执法的正规化、标准化。

  我市从突出工作重点抓起,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治理,农业综合执法格局实现了由“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转变。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中,坚持从源头遏制假劣农资进入市场,抓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通过采取六查、三整顿方式,切实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集中整治农药市场中,首先是专项查农药标签和质量抽检,其次是重点查处群众举报案件。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检查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群众举报的重、特大案件查处上。对肥料市场集中整治中,清理市域内肥料企业生产的无证产品,严格控制无登记备案的外省复混肥料进入我市市场销售。

  我市从破解工作难题下功夫,争取各方大力支持,农业综合执法执行能力实现由“软着路”向“两手硬”转变。基础建设是开展农业综合执法的根本保障。兰西、海伦、绥棱争取外援,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开展的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突出单位,省农委给添置执法专用车辆等10万元物资装备。兰西、绥棱、庆安、肇东等县(市)整合现有资源,兰西、绥棱、庆安等县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基础建设。

  我市从加强执法监督起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农业综合执法机制实现了由办案“想当然”向“究责任”转变。我市制定了规范执法行“六条禁令”、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农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重大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和备案等系列配套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有效规范了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为我市农业综合执法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从强化培训宣传做起,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农业综合执法环境实现了由“无序竞争”向“公平公正公开竞争”转变。几年来,市县两级农委系统逐年加强执法人员素质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经营者法制教育,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农业法制舆论宣传,营造和谐的农业法制氛围,使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取得了双赢。每年冬季,市县两级农委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全市农业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教育和执法业务能力培训,有选择地对农药、种子、肥料等重点农资经营业主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科技110平台建立健全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报道等信息公开、舆论宣传平台。

 
作者: 毕树军 张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