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4日讯在白雪皑皑的季节里,看到点点绿意,真是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11月22日,在青冈县祯祥镇民意村的水泥道旁和彩色的护栏边,人们看到2600多株新种植的樟子松,在寒风中摇曳着春的舞姿。
今年入冬以来,青冈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规划建设生态屯300个,其中精品屯100个,全县已建设生态屯120个,现在完成冬季植树20万株,完成造林面积4500亩。
“林业局为实现林业建设的大突破,经过近3年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北方寒地特色的冬季植树造林模式,破解了春季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争抢农时等实际问题,单株降低造林成本8元左右,成活率达85%以上。”县林业局长庄勤富谈起冬季造林兴致勃勃。
俗话说,苗要种好,树要根好。据介绍,今年绿化树种以樟子松、柳树、银中杨为主,在树种、绿化带宽度和清障等方面统一规划设计,并制成效果图下发到乡镇村屯。屯中路绿化带规划在6~8米以上,做到整地、挖坑、清障一次到位,达到待植状态。农防林更新改造地块抠根筑床,床宽不低于10米;护村林整地作床,宽度不低于7行,护林沟全封闭。屯内外零星植树因地制宜确定品种,科学利用土地,整地挖坑,合理栽植。水土保持林坚持穴状整地,整地面积每穴直径都不小于50厘米。在造林整地上,这个局坚持整平耙细,拉线定点挖坑、清坑、清障等标准一致。对于新挖坑地块,严格控制株行距,杜绝“以密保活”现象。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尽量选择乡土树种,避免树种单一化。村屯绿化树种中,杨树为“三根二干“小乘黑,樟子松在1.5米以上,银中杨、柳树胸径在5厘米以上。在营造技术上,统一技术标准,对于起出的当天不能栽植的苗木及时进行假植防冻寒,大力推行保水剂、生根粉没根防生理干旱等办法,严防苗根枯萎。同时,全面推行使用泥浆法造林技术,确保造林成活率。特别是对村屯绿化松树,严把起苗关、栽植关和运苗关,对松树苗起成土坨,用防晒布包根,不要裸根,栽植时浇足水,打好支架,扶正踩实。
他们还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在村屯绿化上,围屯栽植护屯林,全部栽满栽严。围宅栽植护宅林,宅基地规划面积之外一律绿化。围屯中路栽植街道林,街道两侧规划设计在6~8米以上。在乡镇所在地绿化上,以松、柳、银中杨为主要树种,以“环城林、街道林、庭院经济林”为主要模式栽植树木。在闲田隙地绿化上,坚持“深挖潜力、创活机制、全民动员、全面绿化“的原则,大力推行“谁造、谁有、谁受益”的鼓励政策,把“五边”、“四旁”以及闲田弃地作为重点,见缝插绿,大搞零星植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