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彪,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发展部常务副部长,负责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及公司经营活动的协调管理工作。张增彪所在的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环渤海地区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集团总资产130亿元,年营业收入100多亿元,多年来一直跻身于世界建材百强企业之列。张增彪21岁进入金隅集团公司,十几年间从一名车间技术工人发展到公司总部中层领导,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中的弄潮儿。
7月18日,记者走进北京金隅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对这位从家乡走出的学子进行了采访。具有东北男人的豪爽性格,而又不失温文尔雅的张增彪,见到家乡媒体来访甚是热情。在与记者聊起家乡多年来的变化的同时,也回忆起了这些年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张增彪说:“今天我之所以能在北京这样一家大型的公司里工作,我一直都承认是和我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分不开的,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艰苦生活锻炼了我敢于吃苦、敢打敢拼的性格,这一点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我觉得也是非常有用的,给我的帮助很大。”
张增彪1974年出生在明水县永兴镇治本村。在家中四个孩子中,从小天生聪慧的张增彪深得父母的喜爱,虽然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但只要他喜欢的父母都会尽量满足他。他一直也是父母的希望,希望他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不再重复像他们一样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虽然当时张增彪很小,但他也能懂得父母的心思。初入校门的张增彪并没有让父母失望,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是班级的前三名。1988年张增彪顺利考入明水一中(当时明水一中共招6个班,不到500人。在张增彪就读的永兴镇中学有200多人报考,结果只有张增彪在内的3人进入高中学习)。
1991年,张增彪从明水一中毕业,考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加工专业,虽然如愿地考上了大学本科,但当时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张增彪看见通知书上写着“木工”两个大字,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想到多年寒窗苦读却考了一个农村所说的木匠,这让他在家人、老师、同学面前觉得很没面子,也一度压抑了很长时间。但作为农村孩子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由于家中已是捉襟见肘,不可能再让他复读一年重新来考,最终张增彪只能不情愿地步入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进入大学以后,通过与师哥师姐们进行沟通交流,张增彪渐渐知道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像他想象的农村木匠,而是主要钻研木质工艺与加工技术。社会上一些大公司里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毕业走向非常好。了解这些之后,张增彪又重新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整个人也变得活跃了很多。
在大学期间,由于他非常喜爱体育运动擅长打篮球,先是被选入了校体育队,之后又被提升为学生会主席,这一学习经历为他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带来了很大帮助。“当校学生会主席那两年,给了我很大锻炼,不论是在协调能力上还是在沟通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天我能到金隅集团工作,学生会主席这一身份也是当时公司招聘时主要考虑的一点。”张增彪说。
1995年8月,张增彪大学毕业进入金隅集团下设子公司——北京天坛家具公司工作,被分到公司生产车间实习了一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张增彪也和很多学子一样,也有很多幻想,想从政做领导、想自己开公司当经理,可是真正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什么事都得从头开始。在车间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每天又脏又累的工作,让他觉得心里落差特别大,对工作产生了厌倦感。有很多和他一起来公司的同学都因为受不了辛苦、发挥不了专长都先后离开了公司,可是张增彪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他觉得刚刚毕业就能得到这样好的锻炼机会很不易,再一个他想到了这么多年为供他读书含辛茹苦的父母,想到刚刚参加工作时父母的那种兴奋劲儿,他选择了坚持。“那时候就得自己学会调整自己,虽然走了很多同学,给我的打击很大,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有很多比自己强的人,不也在干吗,于是心理也就平衡了些”,之后几年张增彪业务不但走向成熟,工作业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先后被提拔为天坛家具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经理助理、公司副总经理。(期间,张增彪完成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
2007年金隅集团机构改革,集团总部面向各企业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当时张增彪正在北京西三旗建材城忙于质检工作,看到通知和竞岗条件后,张增彪并没有往心里去,集团组织部的李部长问他有没有想法时,他还反问人家:你觉得我合适吗?“当时我就觉得我在天坛这当个副总挺好的,并且自己在天坛各项业务都已经熟练了,如果再重新换个工作岗位,还得重新开始。”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业务才能和管理能力早已在集团高层领导那挂了号,选拔期间,集团老总蒋卫平知道张增彪没有参加应聘,三次找到天坛家具公司经理要求把张增彪调到集团总部去工作,为集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老总是非常有魄力的,非常敢用人,他有一句经典的话叫‘是虎给你一座山、是牛给你一片田’当时知道老总都了来三次后,真是就不能在推辞了,同时自己也觉得不能只着眼于现在,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集团总部肯定要比下面企业发展空间大一些。”
同年4月份,张增彪被调到集团总部担任战略发展部常务副部长,负责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及公司经营活动的协调管理工作。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后,张增彪需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对什么项目可上,什么项目该下马做出科学论证。张增彪回忆说:“来到集团总部之后对我真是一个考验,总部的环境和下面企业完全不一样,我们战略发展部一共9人,有7人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我的年纪还是相对较小的,由于没有经验,又年轻,下去开展工作是有很多人不服,就觉得你一个小毛孩子凭什么管我们。”面对这种情 况,张增彪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退缩,他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集团老领导老同志请教,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他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渐渐被下属所熟知,使他的工作也步入了快车道。07年以来,张增彪为集团主持考察论证与洽谈建设了河北工业园和北京房山区工业园两大经济园区,并且运营效果持续较好。
一路走来,张增彪执着的打拼、艰辛地跋涉,遭遇坎坷他勇敢面对。凭借勇气和智慧,信念与坚韧,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大型国企中的中层领导。如今,张增彪已将路越走越宽,人生也因经历愈发厚重、丰富、精彩。
作为从绥化这块黑土地上走出的学子,张增彪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每逢遇到家乡来人,他都热情的招待,细心的打听家乡的发展变化,他期盼着家乡能够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同时他也表示将来再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为家乡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