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王书怀与《越走越亮堂》
http://suihua.dbw.cn   2009-11-27 09:05:08

  王书怀(1929—1984),是建国后第一代黑土诗人,曾被智利诗人聂鲁达称为“黑头发的高产作家”,著有《宝山谣》、《火热的乡村》、《张勇之歌》、《行吟集》等诗集12部。王书怀担纲歌词主创的《串门》、《越走越亮堂》、《我爱这些年轻人》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逼真地重现了新中国“改天换地”的生动段落,成为记录一场民族壮举的移动的雕像。

  1960年,年仅31岁的王书怀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专业作家。正是在这一年,党号召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王书怀在省文联第一个报了名,又第一个下去了,他来到当时的大豆之乡——绥化县宝山公社。1961年春天,他更是第一个把家搬到农村,母亲、妻子、两个女儿和刚刚8个月的儿子与他一起住进宝山公社对面的茅草屋里。

  “大鞭子一甩嘎嘎地响哎,七挂大车下了岗哎,今年咱送公粮排来了个头一行哎,化学肥料新农具,满呀满车装。为明年准备好、夺取丰收干一场……”在宝山期间,王书怀与郭颂、李秀田合作了歌曲《越走越亮堂》,深情地歌颂了东北农民的新面貌和高尚无私的精神,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喜爱。

  谈起《越走越亮堂》的创作过程,郭颂曾深情地回忆说:“这首歌是1962年创作的,当时王书怀总去农村体验生活,我也跟着他一起去农村。我们和农民朋友们一起捡粪、聊天,体会农民的思想和感情。同时一起去体验生活的还有我们的朋友李秀田,他写了一首叫《喜洋洋》的歌曲,后来书怀、秀田和我一起把这首歌发展变化了一下,写成了一首三段体的艺术歌曲,也就是今天的《越走越亮堂》。”

  《越走越亮堂》推出后获得了很多好评,并且还获得了国家级“优秀创作歌曲奖”。

 
作者: 郑鹏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