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3日讯近几年,庆安县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有利契机,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强力攻坚,有效地推进了全县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目前,全县建设标准化农家书屋3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5%。到年末还可建设农家书屋60个,实现村村建有农家书屋的目标,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了6年。
这个县针对个别乡村不够重视农家书屋建设的实际,在加强宣传工作的同时,确定了自上而下具有整体性、可操作性的措施,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特别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个县提出从2007年起,利用5年左右时间为全县每个村建起一个标准化的农家书屋的目标。2008年初召开的第二次全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级农家书屋的要求,并进一步健全组织、制定规划、完善机制,起到了定向定位、加速推进的作用。
抓住要害,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建设资金和场所不足的问题。这个县规定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为:书屋使用面积40平方米以上,可供20人同时阅读,配齐书柜、阅览桌椅、电脑、电视、影碟机、投影仪等基本设施;每个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图书1500册以上,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由于县财政比较紧张,由政府统一投资改造村级活动场所,内设农家书屋,需要资金2000多万元,困难相当大。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们采取了向上争取、政府投入、以奖代补、乡村自筹等多方筹措、逐步推进的办法,共筹措资金1021万元。到目前,用这些资金改造了全县87个不达标的村级活动场所。其中新建74个、改建13个。现在,全县村级活动场所面积最大的1000平方米,最小的150平方米,平均300平方米。农家书屋使用面积最小的40平方米,最大的200平方米,可容纳上百人阅览,为建设标准化农家书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村级活动场所只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外壳,如果没有“瓤”,不快装“瓤”,就不能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为此,他们采取了主管部门配套一块、组织部门投一块、对上争取一块、对口帮建部门送一块等“四个一块”的办法,共为农家书屋投放图书30余万册,光碟1万余盘,订阅报刊30余种。同时,为80%行政村配齐了电脑、电视和影碟机等设备,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的“智囊团”。
建个农家书屋不易,管好农家书屋更难。为了确保图书、设备不流失,他们积极强化对农家书屋的监管力度,各村在村干部中选一名懂微机的人员兼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建立图书台账,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确保了图书、设备不流失。目前,已建起的33个村“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都接受了图书管理、投影仪、电脑的使用专业知识的培训,为管好图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和管的目的都在于让农民更好地利用图书,让图书为农民改善生活、建设新农村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目前存在的图书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这个县采取了解决冬季取暖问题方便农民读书,树立突出典型引带农民读书,开展读书月活动激励农民读书,改善书屋周边环境吸引农民读书等有效措施,激发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运用知识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