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黄野秋,心灵深处吐幽香
http://suihua.dbw.cn   2009-11-21 14:25:47

   初见身材瘦小的黄野秋,黑瘦的脸庞看上去有些憔悴,而当你随她的故事走进其灵魂深处,一种敬仰之情会在你心中油然而生。

   37岁的黄野秋,绥棱县上集小学教师,1997年和同行组成了家庭,夫妻俩靠借钱和抬钱买了房子。生活的艰辛,并未影响她对教育教学的全力投入。

   2000年,公公得了急性脑出血,一个多月后,家里又添了一万多元的债务,瘫在炕上的公公需常年靠药物维持。一年后,婆婆也瘫痪了。面对两位相继病倒的老人,黄野秋倔强地扛起生活的重担。

   2002年寒假,教育系统组织新教材业务培训,黄野秋只能早早地起来喂公公婆婆饭,十几天里带着4岁的孩子往返县城,200多人的会场上,唯独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当教育局领导对其行为从不解到理解,将其树立为全县教师的典范。

   黄野秋面对家庭的压力,在事业上却把心灵深处的幽香给了孩子们。

   “教育好孩子关键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心灵的感化是对孩子一生的教育。”2004年,学生赵有志因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条件差而感到自卑。“学生时代的富有是父母创造的,那不是我们的资本,而努力创造一生的财富那才是自己的。”黄老师在给孩子的日记中写道。她鼓励全班的学生都以爱心对待赵有志,他也很快被老师特殊的爱带进了集体中。黄老师还节食缩衣为其买衣服和书本,找他谈心。赵有志奶奶去死了,他悲伤地封闭在家中不肯上学,黄老师经常领他到自己家里住并和他谈心。一天早上,当黄老师和学生拿着捐赠的钱物一起微笑地看他时,那一刻,赵有志流泪了。他重新鼓起了生活信心和勇气。

   “扭转孩子偏激的心理,就要因人施以爱的教育。”2006年转入黄老师班级姓袁的同学,思想偏激,曾经是县里某小学的“老大”,上网吧、诋辱老师、打仗骂人。黄老师把他分到了最好的学习组,抓住他爱“出风头”的特点,委以责任,并进行适时鼓励,并调动全班同学对其帮助。3个月后,专门针对姓袁同学开了“看不见的爱”的主题班会,在黄老师潜移默化影响下,他开始转变了,他的反常变化也让多年没辙的母亲惊讶不已,是黄老师又一次改变了他。

 
作者: 张增阳 赵淑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