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像我们办个低保、身份证啥的,得跑10多里地上镇里,我都70来岁了,来回不大方便,这回有了社区,在家跟前就把这些事办了,感到很方便。”11月10日,庆安县庆安镇吉安社区居民张录满意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庆安县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全县发展大局,积极探索公共服务覆盖基层的新办法、改善农民精神环境的新举措,切实改善民生,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今年,这个县在两个乡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4个社区,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社区化服务。
依托新农村建设筑牢农村社区建设基础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庆安县从农村环境建设入手,从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得到了群众广泛拥护,也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村屯建设突出路、树、沟、桥、箱、垛、灯、杖、厕、圈等10项建设。水泥路、榆树墙、铁栅栏、节能房、街边路灯、休闲广场,成为庆安农村的新特色,形成的许多亮点延伸为风景线。一组清晰的数据,记载着庆安人的建设历程。修筑通乡通村公路1435公里,5年任务提前两年完成,今年又修了424通屯水泥路,在全部实现通乡通村的基础上,年末通屯率可达86%;98%的自然屯栽植榆树墙,总长近千公里;硬质排水沟752公里、水泥过沟桥1万多个;路灯2100多盏,铁栅栏14万延长米,大小休闲广场103个,一个村至少一个,农民休闲娱乐有了理想场所。
让村民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社区服务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只是刚破题,只能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进。这个县通过省市的大力支持,以及组织人员到山东潍坊进行了考察学习,结合县情确定了“四个一加一”模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
在社区设置上,这个县实行建制村+社区。也就是实行一村一社区,在村级原有行政区划中开展社区服务,增强了村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管理体系上,这个县实行社区党总支+社区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社区成立党总支,整合村党支部、城镇联建党支部、本村合作经济组织党支部力量,统一于社区党总支,为农村社区发展定向把关。同时成立了社区村民委员会,整合县乡村服务资源,专门负责社区各项服务工作。在服务平台上,这个县实行服务站+服务载体,在社区建立服务中心。在服务人员上,这个县实行专兼职人员+志愿者队伍,由村干部兼任各服务站长。配备两名专职人员,负责书屋管理以及综合性工作。鼓励和引导社区内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把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等人员组织起来,成立志愿者队伍。同时,动员非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参与社区服务。
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开花结果
建设农村社区,目的就是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共享公共服务。庆安县社区服务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农村社区化、社区服务化。
社区设立服务中心后,这个县采取公共服务下放,工作人员下沉,服务重心下移的办法,把原来医疗卫生、公安司法、民政、土地、计生等窗口服务职能承接下来,集中到一起进行一站式服务。通过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技信息、警务司法等“十进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的服务功能,村民能够在社区办理的全部在社区解决,审批办理权在县级部门的,实行全程代理制,使群众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农闲时节,社区经常组织农民在广场扭秧歌、打篮球,还开展了村际比赛。在室内读书、下棋、打乒乓球。特别是今年,为迎接第五届庆安绿色食品节为主题,开展了“百村千屯万人”篮球赛。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参与热情,从而使村民的身体素质和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这个县还组织民政、财政、卫生、教育、农委、建设、水务等部门延伸职能、积极帮建,齐心协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县形成了关注农村社区、支持农村社区、共建农村社区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农村社区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