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以往出入难行的偏街背巷铺上了崭新的白色路面,路两侧铺装上了彩色道板砖,安上了路灯,修整了花池。按照生态和谐发达新肇东的发展目标,肇东市修订城市发展思路:“改善民生,美化环境,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让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城市建设的出发点明确和百姓福祉相系,和市民生活相关。于是,城市建设不再是面子工程,成了市民拥护的民心工程。新标准催升新动力,今年1至9月份,绿化面积是去年全年的3倍,肇东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
迎难而上织绿阴
“这几株树叶怎么黄了,是不是移栽时树冠留得过大?”7月份,顶着炎炎列日,肇东市长张亚忠来到开发区一株株地察看带叶移栽的大树。
夏季带叶移栽成树,在土质好的地区也是一个难题,在盐碱地上完成,更是难上加难,肇东人迎难而上,在开发区挖运土方5.6万立方米,造地200亩,栽植树木5000株。
“科技”养分,佐以肇东人的创新,一株株大树奇迹般地在盐碱地上成活。
移动小区公园硬覆盖老化,斑斑驳驳,像是一只皲裂的大手,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肇东市除旧布新,在原有的基础上铺上草坪,植上树木,栽上花卉,铺上彩砖,一个现代风格的街心广场新鲜“出炉”。
一块块“绿毯”,一片片绿阴代谢着现代肇东的清新情怀,也“医”好了一处处疮疤。
拆墙透绿、破硬见绿、见缝插绿,在绿化上,肇东市大手笔整合,不图眼前,谋长远,本应建住宅小区的3000平方米空地变成了广场,原来是“人家”的院落退还成公共绿地,寸土寸金的城市地皮被100公顷植物园霸去一方。
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阴,和着肇东人的勤劳和智慧,盐碱滩上被织起一片片绿阴。
绿化有声,浴着9月夕阳,几位白发老人林阴中依树吹萧,感动得夕阳不肯落去;绿化有形,草坪上有花卉,花卉上起榆墙、丁香球,再上面是大树迎风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绿化有色,一处处花坛织锦秀,一座座花塔吐新姿。
杨树、榆树不再是当家花旦,黑松、五角枫等40多种新奇品种挤上了舞台。而且,告别了简单的合唱,各展绝技,各领风骚,艺术化造型的各种植被在肇东小城绽露头角。就连榆树墙,花塔的造形也牵动了市领导的心,市委书记张锡才亲自参与设计榆树墙的形状。
一街一品,一区一景,品种多样化,园林艺术化,在一些新建小区,房在林中,人在景中,景在文化中,肇东人城市绿化的脚印里飘出人性和思想的味道。
大气磅礴打基础
铁东一道街是多年的沙石路,坑坑洼洼,出行不便,晴天还好些,一到雨天,到处积水,附近居民怨声载道。今天春季,肇东市政府派工程队解开了百姓心头硬结,居民们欢欣鼓舞,给建设局送来锦旗:“心系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
修路,民心工程的重头,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肇东市政府提出:全程维修,跟踪维修,彻底维修。到9月末,新修白色路面3500平方米,黑色柏油路面4500平方米,维修彩色道板5000多平方米……这些数字每天都在更新,什么时候上冻什么时候停工。
亮城工程方便群众第一,通往铁东的公路桥上路灯多半损坏,居民们晚上通行提心吊胆,这样的地段先被亮起来后,“灯光”就从城区中心位置向四周发散,路修到哪里,灯就亮到哪里,品种多样,造型各异,如今,每当夜幕拉开,流光溢彩的肇东城便成了一颗夜幕中夺目“明珠”。
在16万平方米废弃地上改造而成的肇东市行政办公中心,坐落在人民广场上,是肇东市建设史上的典范,前邻砖厂废弃大坑改造而成的16平方米人工湖,后接垃圾场改造而成的4万平方米的广场,绿树成阴,鲜花绽放,造型别致的雕塑、播洒清凉的喷泉,夏季的人民广场成了肇东人享受现代都市生活的必到之处。
城市建设,广场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肇东市打破机关森严壁垒,把开放式行政办公中心和人民广场同步设计,同步建造,成为肇东市城市建设中最亮的一张“名片”。几年来,肇东市新建和辟建不同规模的广场10余处,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城市品位悄然提升。
和风细雨育文明
在肇东市人民公园中央位置有一处表演台,表演台前侧是孔子行教像和中华经典宣传板,给公园凭添了许多文化品位,这些设施是不愿透露姓名的志愿者援建。
环境好了,直接影响到了市民的素质,在平整清洁的大街上乱丢杂物的少了,悄悄维护环境,自愿为环境建设添砖加瓦的志愿者多了,全市500多志愿者承担起了维护社区卫生、环境,调解矛盾的任务,在居民中形成了一股和谐小气候,破坏城市环境的行为成了过街老鼠。
肇东市城市管理部门也一改以往冷、哼、硬、冲,便民、利民、爱民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
七治路,新风小学后面有一个堆了二十多年没人管的大土堆,城管部门悄悄地来铲平了它,居民都说:“你们铲亮了道路,也敞亮了我们的心。”
一位肢残的老修鞋匠一直是城管部门头疼的丁子户,不管用什么方法,他就是把修鞋摊赖在主街旁,管不了,城管的小伙子们就不“管”他,隔三岔五地来帮他搬搬扛扛,逢年过节地送米油,硬招不好使,软功夫泡化了老鞋匠的心,今年开春,老鞋匠主动退到规定地点。
小广告号称城市牛皮癣,你前脚还没清理干净,新的一层随之贴来,肇东市治“癣”有招,在社区设立70多块便民揭示板,在一些容易发病部位喷绘美观得让你不忍下手破坏的公益广告,多数小广告“各就各位”。
“怀柔执法”改市民恶习于和风细雨,规范管理,也时刻束缚着蠢蠢欲动的破坏行为。肇东市专门抽调建设局机关和各所属单位精兵强将,新成立建设执法大队,配备两台专用车辆和摄像、照相等监管设备。执法大队“朝五晚九”连续不断的巡查,“道路拉链”和“树木死多于种”现象越来越少。
绿地是城市之肌,道路是城市之骨,文化是城市之魂,水则是城市之眼,不依山不靠河,肇东人却有着“临水而居”梦想。一个以16万平方米人工湖为起点的生态水系工程已经起稿,肇东人计划用12年,在十年九旱的盐碱滩上打造自己的小流域,织起一条环绕整个城市的生态水系网。
“不用说外地回乡人眼里的变化,就是天天生活在肇东,我们都感觉到了焕然一新。环境的质量提升直接受益的是房地产业。今年初,在全国房地产低迷的背景下,房地产业“逆市飘红”,房价有升无降,今年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产值4亿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