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研究系主任,是从我市走出去的将军。带着对将军的崇敬,记者走进了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培养将军的摇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听说家乡记者的到来,将军已开车早早在国防大学门口等待。记者见到他,给人的感觉特别亲近。在车上,将军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了国防大学。然后,将军把我们领到他的家中,唠起他当兵的历史。
李保水将军是肇东市人,他是1949年9月9日在宋站镇振兴街小北屯出生的。
1967年冬天,正在上学的李保水带着年轻人的朝气毅然报名参军了。1968年2月份,穿上绿军装,他乘着运送1000多名新兵的专列走进了军营,被分到沈阳军区舟桥部队。从一名兵做起,他之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师机关参谋,直至晋升到营长。由于李保水的素质高,1979年2月份,总政治部一纸命令,将他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前身原军事学院任教员。
问到从一名营长变为一名教员,有啥感想,李保水将军笑着沉思了一会,只用一句话回答记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回想起在国防大学从事军事教学和管理的31年。李保水将军说,没有愧对党、愧对军队的培养,没有愧对家乡父老的期望。他说的话,从他的履历就可以证明,从教员升至学员队副队长,调到学校机关当部长,基本系任主任,某军区代理军长,2003年又回国防大学任研究系主任,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保水介绍,研究系是国防大学的最高院系,被称为全国、全军第一系,主要培训的是正军职以上军队高级干部和地方省部级领导。在研究系当主任期间,1000多位将军、300多名地方部级干部在研究系得到培训。他主持办了四总部领导、各大军区正军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历史使命班,多期全国舆论战班。
从事军事教育,就要对军事科目进行研究。李保水撰写的《合格军队指挥员兵种运用基础》被评为全军军事科研成果3等奖,主编了《对台军事斗争》基本系卷。他荣立3等功1次,多次被国防大学评为优秀党员。
谈到从士兵到将军的感悟,李保水将军说,能从士兵到将军,不管做啥事情都坚持,任何阶段不坚持,没有恒心都成不了将军。当士兵不管多艰苦他都坚持,到院校后,他坚定信心学习,武装发展丰富自己。当军人就要按照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去做,忠诚于党,刻苦训练,提高技术技能,严格遵守军队纪律。虽然在学校工作单一,但他觉得这是他一生的光荣,非常热爱这份工作
当兵是每位青年应尽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当兵也是青年的光荣。李保水希望我市更多的有志青年到部队的大熔炉锻炼,为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少小离家老大回。”从走进兵营到2008年1月退休,李保水离开家乡41年,由于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回家乡看看,但他时时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很想念故土的同学战友亲朋。近3年,他每年都回来,看到绥化、肇东的变化心里特别欣慰、为家乡的变化而高兴。当他看到离开家乡时的小土房越来越少了,城市变美了,街道变宽了,楼房高了,尤其得到肇东市问鼎百强县在我省是第一个的消息,他为自己是肇东人而感到自豪。他希望绥化、肇东保住那片蓝天碧水黑土地。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