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安县紧紧围绕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总体部署,把开展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牵动群众文化活动整体水平升级的关键,采取措施,常抓不懈,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4年来,全县在开展“绿乡欢歌”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上投入1亿多元,组织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660次,送戏下乡4600场,为农民送书10万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该县的“绿乡欢歌”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起源于2001年。当年,为营造首届“中国黑龙江庆安绿色食品节”浓厚的文化氛围,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绿乡欢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县委、县政府在2002年初召开的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每年都要举办“绿乡欢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绿色食品之乡———庆安的特有文化品牌。
组织好每年的春节联欢会,使它成为当年开展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大检阅,成为品牌中的品牌。从2001年起,该县连续9年举办了春节联欢会,主题都是围绕“绿乡欢歌”来确定,从节目的选材、演员的确定都来自于绿乡———庆安这块黑土地。自家的事,自家的人来编、来演,受到了群众的欢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9台晚会共演出168个节目,参加演出的演员840人,观众达180多万人次。
成功举办了五届“绿节”大型文艺演出,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外埠文化倾洒绿乡大地,提升品牌群众文化的档次。2001年以来的五届“绿节”大型文艺演出,该县都聘请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和演员来县演出,此外,近4年,他们还先后邀请湖南、新疆等16个县外演出团体来县为群众献艺,让群众领略异乡文化风采。
在重大节日组织各部门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为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年的“三八”、“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和教师节,都组织各部门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不断增加“绿乡欢歌”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
组织开展“千场戏送基层”活动,把欢乐送到农民的家门口。从2007年起,该县组织开展了“千场戏送基层”活动。组织县文工团每年送戏下基层80场;组织县内外各类演出团体每年送戏下基层50场;每年组织14个乡镇30个小剧团,在农民家中有喜事时登门演出1200场。今年以来,仅县文工团送戏下乡就达56场,县内外各类演出团体送戏下基层40场,农村乡镇小剧团在农民家中有喜事时演出1080场,观看的群众56万多人。
每月组织一次全县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助推“绿乡欢歌”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不断推进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从2008年起,由县文化部门组织每月开展一次全县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牵动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升级。仅今年1月就举办了“盛世欢歌”春节联欢会,2月举办了城乡秧歌拜新春活动,3月开展了农民读书活动,4月举办了风筝大赛,5月举行了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6月举办了全县青年歌手大赛,7月举办了广场大型演出,8月举办了全县秧歌大赛,9月举办了中小学校园艺术节和国庆大型文艺演出。近期还将举办国画展、版画作品展和农民文艺节目大奖赛。此外,还开展了万人秧歌健身活动和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让品牌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好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近几年,该县采取统筹考虑、多方筹措、逐步推进的办法,在文化基础设施上投入近亿元资金,建设了一批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场地。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以县文化艺术中心为塔尖的“金字塔”型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体系,基本解决了制约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瓶颈问题。
一曲曲、幕幕的绿乡欢歌,正以强劲的精神动力鼓舞着庆安城乡群众阔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