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4日讯明水县育人农具厂厂长杨鹏义出资45万元扩建厂房,安置23名残疾人上班,用爱心填补残疾人生命的缺憾。
今年39岁的杨鹏义,2004年担任明水县聋哑学校育人农具厂厂长,投身特殊教育事业,创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
育人农具厂是集民用锅炉制造、水暖安装、小型农具制作修理、烘炉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修理厂,杨鹏义在厂里开展了以“关心残疾人、了解残疾人、激励残疾人”为主题的凝聚人心工程,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几年来共培训出在外地创业聋哑人28名。安置23名残疾人在育人农具厂工作,使这些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实现自身价值。
残疾人最终要走向社会,一定要让这些残疾人学会适应社会,决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特殊就有理由和社会脱节。杨鹏义探索出教育———康复———就业的教学发展新路子,实行半天文化课学习、半天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让每个残疾人至少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为将来走向社会谋生打下基础。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给残疾人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来明水县聋哑学校育人农具厂的残疾人都学得了一手焊接的手艺。5年来,有60多名残疾人到育人农具厂培训,通过学习,他们掌握了水源安装、农机具生产、维修锅炉、电焊、风焊等技术。2006年8月份在鸡西市举办的第二届黑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明水县育人农具厂李国民、孙小坤两名残疾人以高超的技艺分获电焊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李国民代表黑龙江省残疾人进京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2007年8月,杨鹏义出资45万元异地扩建厂房600平方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并将原厂房装修后变商店,实现产销一体化。这些残疾人生产的“金龙”牌锅炉和农机具销往拜泉、依安、林甸、大庆、安达、巴彦等地,育人农具厂被评为2006~2007年度“诚信维权”单位。杨鹏义本人2008年被绥化市政府授予“十五”期间扶贫助残先进个人,明水县优秀人大代表。
如今,不但明水的残疾人到杨鹏义的聋哑学校育人农具厂学习,泰来、拜泉等地残疾人也慕名来这里学习,在学校培训后就地得到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