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先学先查先改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能力
http://suihua.dbw.cn   2009-11-02 11:03:47

  东北网绥化11月2日讯2009年10月26日《黑龙江日报》理论版头条刊发市委书记胡世英的文章,现予以转载——

  绥化市委中心组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坚持先学一步、先查一步、先改一步“三在先”原则,搞好开放式学习、开门式查摆、针对性整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科学执政能力。

  一、提前介入,先学一步,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论武装

  在普遍抓好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重心上移,注重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心组成员的率先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增强科学发展能力,通过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的效果体现得更为充分。学习实践中,注重打造开放式学习平台,力求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一是创办高层次的专家学者讲授平台。每两个月邀请省级以上专家学者为市委中心组和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做一次高水平理论辅导,为各级领导创建高层次学习交流平台。目前已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和省级知名专家学者做辅导16场次。二是建设高水平的咨询论证平台。创办新绥化建设论坛,邀请省级以上专家走进绥化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有机会与专家学者学习交流,增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年来,围绕事关绥化产业建设、农业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等重大课题举办论坛8期。三是打造有针对性的域外比较借鉴平台。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进行开放式学习考察,比照先进、查找差距、学习做法、借鉴经验、明晰方向,深化理性思维,增强快发展的紧迫感。四是构建沉到底的互动问计平台。把理论学习由室内延伸到室外,把理论研讨由课堂延伸到现场,领导决策在一线确定,难点问题在一线解决,使领导干部在更贴近群众过程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二、联系实际,先查一步,进一步找准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

  市县两级中心组成员采取深入调研、座谈研讨、征求意见等形式率先查摆,在与群众密切联系和接触中找准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查摆认识到,按照第一要义的发展要求,我们还存在发展思路不够宽、发展方式不够好、发展质量不够高、发展后劲不够足等问题;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民生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还要优化经济结构、平衡协调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还存在全局意识、战略思维和统筹发展不够的问题。为此,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第一道工序,着力破除“四个情结”,形成“三个共识”。

  破除“四个情结”:一是破除农业大市情结。针对有些干部群众依农兴工、工农一体发展缺乏足够认识,就农业抓农业、就粮食抓粮食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实际,在全市开展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破除农业大市情结”宣传教育活动,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我们虽然有相对富集的农业资源,但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必须走好产业化、工业化的路子,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和产业升级。二是破除行署体制情结。针对一些干部群众习惯并沿袭着行署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支持、靠外援、要政策,缺乏自主发展和主动进取意识的实际,以教育引导各级中心组成员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发展我们怎么办,绥化要发展我们做什么”的大讨论,着力克服和解决“怕难懒散慢僵浮”等问题,形成了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三是破除GDP情结。针对有些干部过于看重GDP总量排位、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财政、收入、投资、工业等指标的实际,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实质内涵的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扭转那些“见物不见人”的陈旧观念和传统思维,积极植入“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四是破除区属经济情结。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行政区域概念重,打破不了行政壁垒,缺乏思维的战略性和统筹性,缺少发展的互补性和协作性,深入开展“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专题整治活动,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全局意识、战略思维和统筹发展理念。

  形成“三个共识”:一是在加快发展上形成共识,即进一步叫响“提速”理念,在项目建设、财政增长、工业提效上抓“提速”,使经济保持稳中有快增长势头;二是在开拓视野上形成共识,即牢固树立了“绥化以外都是外”的意识,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唯求所用”的新理念,研究实现“弯道超车”的措施办法;三是在推进落实上形成共识,即落实好“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落实机制,实行分级、分段、分项、分类督办,实施问抓问责、重绩重效的实绩考核办法,通过大事大项推进,推出加快发展的新成果、民生和谐的新变化、正风兴市的新气象。

  三、着眼长远,先改一步,进一步营造科学发展浓厚氛围

  坚持寓整改于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把整改措施落实到加快发展实践中来,把整改成果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来。

  一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力保农业平稳持续增长。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龙江时到我市肇东五里明镇考察农业生产,强调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希望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这块肥沃的黑土地建设成为国家可靠的大粮仓”。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以此为动力为激励,做好“三农”工作。

  二是统筹规划建设好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立足绥化实际,精心规划,确定了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农业产业化升级、畜牧水产建设等十大工程及50项子工程。在领导上,市级领导成员分兵把口、统领各路、各负其责,在工作推进上敢闯,在发展模式上敢试,在领导分工上敢为,整个推进实施呈现了良好态势。

  三是做大做强做优重点项目。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扩总量提速度的主攻点,突出产业链招商,大力发展产业化项目。年初以来,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新建续建重点项目90个,总投资1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3个。

  四是深入实施系列“民生工程”。实施就业工程,为3.5万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000多万元,为600余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为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2483个;实施社保工程,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救助工程,提高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年底前每个县(市)区都将新建一处县级中心敬老院或由民政局直管的乡镇分院,五保对象入院人数将达到集中供养总数的50%以上;实施安居工程,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亿元,新建配建廉租住房38万平方米,完成泥草房改造2.21万户。

 
作者: 胡世英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