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把握两区建设间的关系推动两区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09-10-21 10:38:56

  为什么要研究“两区”建设的关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它既可以解决认识问题,又可以解决实践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抓“两区”建设,只抓一区行不行;“两区”建设的根本意义在哪里;“两区”建设如何推进,是单摆浮搁,还是有机地结合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只要把“两区”建设的关系弄清楚,就迎刃而解了。那么,“两区”建设是个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讲,“两区”建设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就是要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就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思路统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工作,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以农业和工业的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向工农互补,城乡对接,一体化推进的良性循环轨道。从这两个概念上看,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两区”建设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农业地区”进行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建设。而且示范区里有农业,试验区里也有工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农业试验区是基础,农区工业化是主导。试验区建设可以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原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示范区建设可以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新思想、新观念、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资金、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加速农业现代化。所以说,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不能相互割裂。同时,他们又是相对独立的,不能互相代替。示范区重点是工业;试验区重点是农业。示范区重点在示范,要有高标准的典型引带;试验区重点是试验,要有创新的方式、方法。试验区重点在农村;示范区重点在城镇。从实践意义上看,“两区”建设都有强大的生命力。(1)“两区”建设都是绥化的实践。走农区工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创造,是市委对绥化经济发展思路的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实践,被省委肯定。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绥化、农垦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们按照依托农业抓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方针,积极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在新技术推广、高产攻关措施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关系的调整等各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成就,成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的聚集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去年召开的农区工业化建设论坛上,积极建议省委、省政府将全省经济发展布局的四大板块增加一个板块,即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一板块。具体可表述为两大平原的“两区”建设(松嫩、三江平原农区工业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省政协的首肯,并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办理。省委、省政府在经济思路调整中采纳了这个建议,被列为八大经济区之一(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明确下来。这说明,工业示范区和农业试验区,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农业地区正确的发展路子,都是被省委、省政府肯定的,是宝贵的思想财富。在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绥化加快发展上都将起到积极作用。(2)“两区”建设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我们农业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实现这个任务,我认为,“两区”建设的推进落实,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也可以说,“两区”建设的统一体,就是农业地区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

  综上情况的分析,我们在“两区”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应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两区”建设必须同步推进,缺一不可。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又符合绥化的实际,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基础,因此,市委确定“推进两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是继2002年以来,市委提出的“实施六个规模推进,实现六个总量扩张,构建六个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建设两城四地、实现两个翻番”之后,对绥化发展思路的又一次科学定位,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抓一区忽视另一区,也不能用一区代替另一区。而要按照世英书记在市委工作会议上讲话所指出的“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转出产业新优势;两个翅膀一起扇,扇出经济新总量”的要求抓好落实。以此来促进工业农业互动,城乡一体、加快发展。第二,“两区”建设必须统筹兼顾。既然“两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那么,推进“两区”建设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来指导“两区”建设的实践。一是在思想上要统筹。即,抓示范区不忘试验区。注意用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用抓工业化的方式和方法去改造传统农业,提升现代农业的水平,在试验区项目上搞突破。抓试验区也不要忘记示范区,坚持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就是向工业化的迈进。这样,用“两区一体”的思维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就不至于顾此失彼,出现单打独奏的现象,这在乡镇以上层面是尤为重要的。二是在工作上要统筹。主要是突出以项目为载体去推进“两区”建设。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项目,既体现了工业化的要求,也体现了现代农业的要求,如兰西县的东金玉米公司,既有基地,又有工厂,既体现规模经营、生产关系的调整,又符合市场的要求,拉长了产品工业化链条,增加了效益。可以说是“两区一体”建设的雏形。第三,“两区”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说“两区一体”,同步推进,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和乡镇以上层面。那么,到一个具体的村屯,或一些乡镇,由于区位、环境、条件不同,就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非要求搞“两区一体”同步推进。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搞什么就搞什么。因为“两区”建设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经济形态。要突出重点,能在现代农业上做文章,就要在试验区建设上搞突破;在工业化上有条件和优势,就要在示范区上做文章,做到长袖善舞、事半功倍。

 
作者: 宋德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