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市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日趋完善
http://suihua.dbw.cn   2009-09-14 10:23:21

  东北网绥化9月14日讯“走哇,到广场上消遣消遣。”吃过晚饭,看到天气晴好,一家人或者是亲朋好友,或开着私家车、或骑着摩托车、或骑着自行车,有的就干脆步行,往广场上会聚,滑旱冰、放风筝、玩篮球,健身娱乐,这几乎成了不少绥化市民一天的保留节目。

  现在,供市民选择的广场也多了。市区内,南有人民公园,北有体育公园,西有人民广场、拥军广场、西湖公园,东有站前广场,中有教堂广场、行署街街心游园、卫校街心公园、英俊绿地广场,市民出了家门,任意逍遥。

  针对城区建设的落后面貌,顺应广大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市民出行、休闲问题入手,从完善城市功能着眼,大力实施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战。近3年,道路畅了,主次干道基本实现了全部硬化;城市高了,近10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既节省了宝贵土地,也使城市变得靓丽起来;绿地多了、树多了,争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正使绥化变得绿意盎然。市民说,这3年,是城市建设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各界满意度最高的时期。

  针对很多主次干道坑洼不平、一些巷路遇到雨季泥泞不堪的窘状,2008年,市区全面实施了“百路工程”建设,道路改造投入1.5亿元,改造主次干道29条27公里,巷道93条30.8公里,使主干道全部贯通,形成了六纵十二横、通行顺畅的城市道路交通主框架。今年,又投入3000万元,打通、拓宽、新建主次干道10条,巷道30条,使城区主次干路硬化基本达到全覆盖。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坚持配套实施的原则,每修一条路,同步完成配套设施,实现了人行道、亮化等各项道路附属配套工程同步跟进。仅去年,市区就建设路灯987基,铺装人行步道板2.2万平方米,相关的电力、通信等管线也是配套跟进。现在,市区路灯亮化是各条街路风格各异,一街一景,既实现了亮化,又达到了美化。

  由于历史原因,受城市格局和投入不足的制约,我市城市绿化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严重影响了城市对外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从2008年开始,市区相继实施了“城市绿化美化年”和“城市绿化美化提升年”。去年投资3000万元,对市区30条主次干道进行了绿化,对黄河路、红星路、康庄路、北辰街等6条街路绿化进行了提档升级。其中,康庄路和北辰街为哈伊路过境段,在这两条道路两侧呈“品”字型栽植了樟子松和银中杨4000余株,形成了绿色景观大道。今年,市区投入5000万元,集中开展了“十百千”全城创绿行动,即重点抓好十处精品绿化景观、百条道路绿化、千家庭院绿化,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景观大道10条。康庄路绿化带两侧又各加宽13米,形成了绿色长廊。作为新城区的生态轴,康庄路目前已成为开发建设最热的一条大道,新城区发展框架由此拉开。

  围绕解决基本需求难问题,市区加快了供热、供水、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在供热项目建设上,目前,市本级中盟热电联产项目启动了二期工程,新增供热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市区供热面积达到5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了65%,使市区近20万人享受到了集中供热带来的实惠。今年,市本级着手筹建了城区第二热源,引进了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绥化热电联产项目,设计能力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能够满足今后5到10年的发展需求。在污水处理上,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今年就能投入使用。同时,开工建设了全长6公里的污水截流干管工程,改造了3个排污出口,变明排为暗排,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城区污水明排的问题。城市供气、垃圾处理等项目也进入到项目前期工作中,有望很快惠及绥化市民。

  城市在一天天美起来、亮起来,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也在一天天好起来。城区里处处是工地,一片片平房被栋栋楼房代替。去年就有2596户棚户区居民没花一分钱实现了旧房变新房。精品小区,提升了绥化市民的居住品位和层次。颐和苑小区、名都苑小区、秀水嘉园、福乾小区等一大批风格各异、功能完善的小区,让住进去的市民感觉生活别样幸福。这些小区,放在都市里也属于高档小区。

 
作者: 时光 李云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