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追赶太阳的人
http://suihua.dbw.cn   2009-09-11 14:27:37

  东北网绥化9月11日讯弹指间,24载光阴转瞬即逝,岁月在吴朝阳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24年来,吴朝阳在太阳底下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甘当一只拓荒的“老黄牛”。在农村教育这块无限的园地里,吴朝阳痴心不改,辛勤耕耘,将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献给了孩子,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1986年,24岁的吴朝阳做了一名中学教师。自工作之日起,他就以“为师之道,端品为先”的古训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倾心于学生的培育工作,立志成为一名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的好老师。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从执教的那天起,吴朝阳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结合实际做了好几本厚厚的学习心得,他不断给自己输血充电,1993年12月获得本科学历。吴朝阳连续18年担任初中四年的物理教学和班主任,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注意分析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为本,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他努力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的合作教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在动口、动手、探究中掌握知识,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情感熏陶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逐步具备学习的自主性,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了乐趣。

  作为一名班主任,吴朝阳把全部心思投放在了班级管理上。每天早晨,他第一个来到学校,打开教室门,然后组织学生,复习功课,寒来暑往,从未间断;中午,他总是吃完饭就来到办公室备课改作业,找学生谈心,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下午放学后,他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开展培优补差,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校,他才关窗锁门。吴朝阳每一天都是行色匆匆,永远有处理不完的事。严宏丽是他所教过的一名学生,父亲患上了脑血栓,家庭负担很重,多次辍学在家。每次严宏丽辍学回家,吴朝阳就脚前脚后地撵到她的家里,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直至把她带回学校。在他的争取下,学校免除了严宏丽的学杂费,他又时常给严宏丽买一些学习用品,还经常为严宏丽补习课程。严宏丽不负众望,在2002年中考时,考出了600多分的好成绩,被大庆一所高中的宏志班录取,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谈到教学和学生,吴老师两眼绽放出兴奋和欣慰的光彩,可是提到儿子吴昊他却是愧疚与自责。由于常年担任班主任和初四把关老师,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由于和孩子交流沟通较少,吴昊一直对父亲很疏远,学习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考时只考取了哈尔滨机电工程学院。“孩子和她妈特别亲,打电话一唠就半个多小时,给我打电话顶多说几分钟话,这都怪我,是我耽误了他!”吴老师眼泪汪汪地说。

  由于常年高强度的劳累,今年8月26日上午,吴朝阳坚持讲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就昏倒在地,同事们将他送到县医院。做完CT检查后,吴朝阳被告知患上了脑血管痉挛,需要住院治疗。吴朝阳昏迷了40多分钟醒来后,一直要求回家治疗。第二天早晨,吴朝阳又准时来到了学校正常上班。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在家好好休息,可是他却固执地说:“这么多孩子还等着我上课,我还能挺住,我在家不放心他们啊!”

  成功总是青睐勤奋者,荣誉只献给深情热爱事业的人。24年来,吴老师先后多次获得过明水县模范教师、全县十佳教师等殊荣。他所教过的学生有5人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三等奖,他所任教的学科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县名列第一。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吴朝阳又光荣地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人生有涯,追求无限。三尺讲台,清风两袖。吴朝阳胸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之心,快乐地在太阳底下从事最神圣的职业,永做一个追赶太阳的人,人生总是朝阳走!

 
作者: 孙志国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