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http://suihua.dbw.cn   2009-08-28 10:32:51

  对于今年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市委、市政府始终是高度重视。7月中旬,我们准备和去年一样,再进行一次拉练,由于时间实在安排不开,忠泽助理带领招商办和政府研究室等部门专门看了一次,前几天,耕寰副市长又带领政府督查室和有关部门对市本级和10个市(县)区进行了重点检查和督查。

  总结前7个月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我看可以叫做大家都很努力,进展相对顺利,成效比较显著,矛盾差距不小。

  总的来看,前7个月,全市新建续建项目数量比较多,质量比较好,形象进度比较快,结构比较优。各类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20多个,总投资192亿元。其中超3000万元的90个,投资超5亿元项目4个,占项目总数的4.4%;投资1亿元到5亿元项目49个,占项目总数的54.4%;全市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的9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50.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5.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3.5亿元。

  在全部新建续建项目中:农业基础项目39个。大体争取国家和省投资是30亿元。像国家大型优质大豆工程项目,分两年完成,可争取国家和省投资7000万元,目前已到位2940万元;庆北绥200万亩水田农业示范区项目,大体争取国投、省投12亿元,地方配套20亿元,目前已投入3亿元;10万亩玉米吨粮田项目,已经定下来和基本到位资金是1.5亿元,仅肇东市目前就已经投入8000万元;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今年,在青冈县、海伦市、兰西县建了3个千万元以上的大型农机合作社。其中,青冈县农机合作社由农业开发部门投入资金2000万元,加上地方投入,总投入达2800万元;还有农村新网工程项目、规模化养殖场项目、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治理林影地、新农村试点建设等项目,建设投入力度都很大;水利项目20个。大体投入资金5亿元。像黑土区水保项目,涉及5个县(市),可争取投入63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入资金9600万元,其中国投7200万元,可新增300处工程、解决1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此外,水库消险加固项目可争取投资1.3亿元,已定改造的中型水库4个,小型6个;还有肇东涝区治理项目规划投资1.4亿元,永安渠首工程项目规划投资2000万元,这两个项目前期工作都已基本完成,近期都有望开工建设;交通项目。农村公路这一块,大小项目402个,涉及160个行政村,修建里程由年初计划的1339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000多公里,超计划一半以上,投入资金由计划的4.7亿元扩大到11亿元;伊绥和绥北两条高速公路,总里程247.6公里,其中伊绥高速118.9公里,绥北高速128.7公里,整个动迁费用6.3亿元目前已落实到位;工业项目。目前,新建续建超千万元项目达74个,超亿元项目达33个,在超3000万元的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62个,占68.9%;商贸项目。新引进投资超千万元甚至超亿元的大型商贸项目10个,像市本级的海融大厦,北林区的新世界购物广场、华辰购物广场、生资市场,兰西县的粮食物流以及安达市、青冈县、望奎县商贸物流项目等,总投资大体是25亿元,今年计划完成15亿元,目前已完成4亿元;民生项目。年初拟定的10个方面的民生工程项目,目前都已陆续到位,涉及住房、供水、供热、养老、就医、教育、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棚户区改造去年市本级完成拆迁面积22万平方米,当年建成43万平方米,有3000户住房困难居民住上了新房子和暖屋子。市本级棚户区今年计划完成拆迁面积53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拆迁面积2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64万平方米,推动市本级房地产开工面积达到18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今年,全市棚户区改造面积98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总面积大体有500万平方米,总投资大体50亿元;全市落实“三供两治”项目28个,计划投资25亿元;落实农村泥草房改造5万户,面积达425万平方米,全市57个社区服务站正在建设中;落实县级中医院新建扩建项目两个,乡镇卫生院改建项目30个;落实改造标准化学校30个;落实新建和改造供排水管线50公里,改造城内道路30公里,新建休闲广场14处。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来自于各县(市)区积极努力,来自于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也来自于大家不断解放思想,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抓推进、抓落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只要我们扎实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达到200亿元的目标,还是大有希望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自己跟自己比,力度不小,整体态势不错,但是和大庆市、七台河市,甚至和海林市、宾县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从项目生成机制上看,超前谋划、储备和研究项目做的还不够,往往还是就项目抓项目,抱懵抓,缺少科学统筹和规划,缺少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二是从项目规模上看,大项目数量少,特别是投资几亿元、十几亿元的项目还是很少。今年,大庆市新建续建超10亿元项目25个,超30亿元项目9个,超100亿元项目3个;七台河超亿元项目36个,双鸭山市超亿元项目38个。如果说这些城市咱们都比不了,那么,今年,海林市亿元项目达到23个;宾县引进的生产加工项目达到27个,总投资达到53.4亿元,就更证明了我们的差距。大项目数量不足,小项目也不多,直接导致整体投资额度偏小,和大庆的1105亿元、哈尔滨的386亿元的绝对数比,和双鸭山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34%的速度比,我们更有差距。三是从项目进度上看,形象进度比较慢,主要是资金到位慢、建设速度慢,尤其是续建项目慢,有的续建项目“只听锣鼓响,不见人出来”,连续几年都是老样子。现在我们完成投资比例是40%左右,从有效施工时间看,不足3个月,完成全年的投资计划还有一定困难。四是从项目质量上看,常规的项目比较多,真正有前景的项目少。像海伦市干酵母没生产就接满订单、安达市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产销两旺这样的项目就很少,代表当代科技发展潮流的创新型、高科技的项目则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五是从工作力度上看,各县(市)发展不平衡。有的年年有新气象、新动作,也有新项目;有的既没看点,也没亮点,仍然是老样子。

  下一步到底怎么抓、抓什么。我看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好好琢磨一下,真正下点功夫。

  第一,要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招商引资是我们项目主要的和可持续的来源,抓好招商引资,就抓住了项目建设的“钥匙口”。一要千方百计抓好项目生成。对招商引资项目,要超前做好谋划和论证,形成内行招商、专家谈判式招商局面,不能拿个简介就招商。要依据现有资源和产业实际,做好规划,按照规划,做好项目贮备,不能看见什么就招什么,项目建设放散羊、没质量。二要继续加大往外跑的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跑的重点放在北京、上海、山东这些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商扎堆的地方;放在审批项目的省里和国家有关部门上;放在制定政策和掌握资金、项目分配权的部门上。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三跑”上。三要注意研究政策。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完善好我们自己的政策。这两年,我们在优惠政策上确实迈了很大步子,但是和外地比,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大连市“五点一线”经济区全部是零地价,七台河市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也是零地价。我们的政策还是没有放到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一个利用好上级的政策。重点研究好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民生投资重点和省八大经济区等有关政策,从中选准项目、争取项目。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

  第二,要抓好财源项目建设。从1月份到7月份全省和各地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看,七台河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是28.4%,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是39.2%;双鸭山市一般预算增幅是26.5%;海林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是40.4%,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是76.3%;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剔除省本级,增幅是14.9%。我们全口径和一般预算的增幅分别为增长5.4%和14.4%,位置并不靠前,而是靠后。总结原因,不是人家发展得太快,而是我们发展得不快。所以,通过加强对财源项目的支持、服务和管理,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应该成为我们今后5个月工作的硬任务。对已经投产的项目,要建立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为乱检查、乱收费分散企业注意力、打消企业积极性;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市场、运输、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使企业专心致志多生产、快生产,争取多缴税;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加强协调,消除梗阻,并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争取早投产、早经营,使潜在税源变成现实税源;对已经签约的项目,要排除一切干扰,争取早落地、早建设,使目标税源变成潜在税源。同时,对那些停产、半停产的项目,也不要放弃,千方百计启动好,恢复原有税源。启动1个已有的项目,有些时候要比新引进1个项目容易得多。

  第三,要抓好棚户区改造项目。2008年,我们率先在全省开始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市拆迁棚户区176万平方米,开工面积399万平方米。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市待改造量还有1000多万平方米,其中我们市本级还有160万平方米,现在全市整个开发量仅占应改造的1/10左右,其中我们市本级接近三分之二,任务还很艰巨。为此,我们要加大推进力度。一要解放思想抓棚户区改造。前段时间,李克强副总理到我省调研检查棚户区改造工作时强调,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1000平方米以上的连片区都要改造。应该说,棚户区改造工作是我们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力举措,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于棚户区改造,有无需动迁房的老百姓,都会拍手欢迎,关键是看我们各地领导的认识程度,理解的深度和推进的力度。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二要突出重点抓棚户区改造。要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坚决消灭1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着力解决城市“低矮简陋房”与楼房之间不和谐的问题,区分轻重缓急,合力攻坚,和谐推进,从今年开始就要有大的突破,力争明年能够大面积完成,最迟不能超过5年。三是放宽政策抓棚户区改造。全市已经出台了相关棚户区改造政策。各地要结合实际,具体出台各项促进棚户区改造的优惠政策,对于商业价值较低的地块,可以采取土地划拨的方式进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灵活运用市场化手段来操作。四是要把棚户区改造与旧城区改造很好结合起来。以政府为主导,科学规划,通过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绿地、广场、公园等,决不能错过机遇,留下历史性的缺憾。

  第四,要抓好签约项目的推进和落实。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抓好签约项目的推进和落实上建立四个机制、形成一个制度。四个机制:第一个是协调推进机制。项目签约后所涉及的环保、建设、规划等各项行政审批部门,要一路绿灯,不折不扣地按照项目要求研究审批的时限和办法,不要研究为什么不行,而是研究怎么能行,不允许出现梗阻。第二个是考核机制。结合市委大事大项考核,重点考核有没有新上项目、有多少新上项目,定下来的项目有没有启动,启动后有没有成效。第三个是领导包保责任机制。市县两级政府班子领导成员都要至少包一个项目,不但要保开工、保投产,还要保顺利生产。领导职务发生变化,接任的要继续抓好。第四个是建设速度倒逼机制。从项目签约那天开始算起,一直到投入生产,中间都需要建设什么内容、需要多长时间,都要一一明确下来,倒排工期,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早开工、快建设,早竣工、快投产。一个制度:就是报告制度。对于已经签约项目,尤其是哈洽会签约项目,政府督查室要按月督办,拿出情况通报。各县(市)区对没有开工或开工不到位的项目,要专门向市政府打报告,说明原因。

  (2009年8月25日)

 
作者: 肖建春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