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深入推进市域经济更大更好更快发展系列报道(惠民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修一段路,接一处水,建一栋房……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种种“小事”常常关乎民生大计。
今年,安达市把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重点,倾向民生,大手笔规划、高规格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把民生工程变成了修筑在百姓心坎上的民心工程。
让百姓吃上水,吃好水
“以前的日子没法说,我家住在三楼都上不来水。”
说话的是安达市二轻小区居民付宏伟。
付宏伟是二轻小区的老住户,和小区的90多户居民一样,多年受供水不足困扰,为了吃水,他们曾多次上访。
像这样为吃水而发愁的不只二轻小区的住户。今年初,安达市政府投资240万元对水质差、上水量小、群众呼声高的30个小区进行二次供水改造,到6月末已改造完成16个小区,上了6套无复压供水设备。
“现在好啦,水龙头一拧,清亮亮的自来水哗哗淌。”7月23日,记者在二轻小区采访时,居民们纷纷围上来,表达快乐心情,“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呀,我们正琢磨着送面锦旗呢!”
防疫站小区居民一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水十分浑浊,原来是铁制的水箱,经过多年使用,老化生锈,施工队卸下老水箱时,只见里面厚厚的一层锈。”换上全封闭玻璃钢水箱后,水质彻底改变。
砖瓦小区是20多年的老楼,以前附近楼房少,供水压力小,居民吃水还不受什么影响,近10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而且都安装有二次供水设备,像砖瓦小区这样的老楼就受“欺负”了,二三楼上水都困难。很多居民受不了吃水难,纷纷搬家。新安装了二次供水设备,小区居民扬眉吐气,楼价也窜高,原来90平方米的楼房,七八万元没人买,现在10多万元还买不到。
“三肇加安达,一口大黄牙”。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多年饮用含氟超标的地表水,给安达居民带来的影响。解决饮水安全,势在必行!
于是,居民饮水小事成了政府大事大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确定后,施工紧锣密鼓。截至6月末,已有4个乡镇5个村建设完成;到11月30日,总投资1350万元的饮水安全工程将解决火石山等10个乡镇30个自然屯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安达镇团结村繁荣屯地处郊区,地表水二次污染严重,安达市把这样的村屯作为工程的重点先行解决,这个屯96户居民6月5日就吃上了自来水。
村民马青山说起吃自来水时眉开眼笑:“以前我们吃水,靠小井,也就20来米深,现在好啦,我听说,我们的自来水是从150多米深的地下打出来的呢。”
让居者有其屋
位于安达市汗牛路以东的100户“寒士”春节就能住上楼房了!
7月15日,圣禾园小区一期拆迁结束,安达市首个棚户区改造而成的住宅小区已经破土动工。安达市棚户区占地约在70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3万户,一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屋低矮、潮湿、阴暗,十分不利于居民身心健康。
居者有其屋,还要居者优其屋。
然而,一方面棚户区内有房照面积过大,开发商没有利润不愿意插手;另一方面,一些居民住房破旧窄小,只能勉强维持居住,一旦拆扒,不但买不起楼,甚至无房居住。
怎么办?
开发商让一点,居民拿一点,政府投一点,税费减一点,银行贷一点,安达市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去圆棚户区居民的住楼梦。今年,计划改造1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涉及1600户棚户居民。
“棚户区”变成了市委、市政府关注的改造重点,泥草房也在安达市农村受到“排挤”。去年,安达市投资3.1亿元,改造农村泥草房3505户。
平坦的街道两旁是整齐的新式砖瓦住宅,绿树、鲜花、路灯,去年省级泥草房改造示范村青肯泡乡农义村的实践让农民看到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希望。今年,安达市又确定中本镇大本村、卧里屯乡龙山村、太平庄镇双兴村3个整屯改造试点,力争全年完成泥草房改造4000户。
让病者得其医
一到换季,安达妇幼保健院只能容纳30多人的静点大厅就显得拥挤,在走廊里抱着孩子举着瓶子的场面随处可见。这种场面已被彻底改变,投资86万元新建的420平方米静点大厅现已完成主体工程,8月中旬投入使用。
群众就医难一直是安达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确定的“40个大事大项”中涉及卫生医疗的就有4项。
7月23日,记者来到距安达市区较远的仁和社区医疗中心,长征社区居民白玉珊抱着不到两周岁的孩子正坐在舒适的静点椅上给孩子打点滴。
“以前不管孩子得了什么病,都得跑医院,打车都要半个小时呢!有了社区医疗中心,可真好,我们看病、抓药可方便了。”
社区医疗中心是大医院的补充和延伸,安达市把社区医疗中心作为民生重点,打造居民身边的“保健医”,给13万社区居民建立了医疗档案,并定期组织医疗宣传,妊娠期管理、重度颅脑损伤应急处理、病毒性心肌炎的保健措施……仁和社区医疗中心的40多种健康处方成了附近居民的健康小贴士。
黑鱼泡村65岁村民燕学山是慢性气管炎患者,在先源乡卫生院住了一段时间后,明显好转。“以前尽跑大庆了,不说这治病钱,就是路费搭多少哇!”距市区50多公里的先源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建于1956年,墙体断裂,一到冬季屋里冷得呆不住人。去年,先源乡卫生院和中本、吉兴岗、火石山等乡镇一起被列为改造对象,先源乡卫生院搬进了840平方米的小二楼,装配了B超、心电、X光等设备,不仅常见病能够治疗,一般性的普外科手术也能进行。
今年,青肯泡、太平庄、老虎岗3个乡镇正在进行业务用房改造,农民看病难问题正在逐步被化解。
让百姓生活环境更美好
从东城绕过市标,步行不到5分钟,就是安达市新建的广场,广场占地4.5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多万元,设计新颖大气,尽管现在还没有最后交工,但每天清晨和黄昏,这里都聚满了休闲健身的人们。
广场是安达市政府送给市民的又一礼物。
为了让居民休闲有其所,2006年人民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后,逐年投资修建完善,累计投资300多万元,添置了大屏幕,在人们休闲之余可以听到或看到简明新闻、应知应会的常识或小知识。大屏幕也是一块电子学习园地,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被他们编辑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
为了打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安达市投资100万元建百块绿地,改以往政府投入为主为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建造冠名林,谁来建造为谁冠名。安达住宅建设工程公司在南环路建造的“广厦林”,设有小广场、休闲设施,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新去处,奇放锅炉有限公司建造的“招财林”是在一个取土坑上建造的。目前已建造冠名林8处,累计投资50万元。
从今年开始启动的“百条巷道”利民工程,是民生工程的又一亮点。今年计划投资100万元,修建砖铺巷道25条,铺装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安虹、新兴、铁西3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14个社区,覆盖全市城区范围。
随着一道道民生问题的破解,安达市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正在不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