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向吨田要效益
http://suihua.dbw.cn   2009-08-24 10:28:47

  时下正值玉米孕穗期,笔者在绥胜现代农业玉米吨田项目区内看到,片片玉米方田叶色浓绿、植株健壮,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北林区以科技园区为牵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模式化栽培,粮食高产创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代农业玉米吨田项目已是小荷露出尖尖角,对当地玉米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引带作用。

  在绥胜镇胜利四村一组村民尚越君家里的玉米田里,和往常一样,尚越君正在查看玉米的长势。他高兴地向笔者介绍:“我家总共有44亩地,前几年玉米产量是4万多斤。这几年通过园区改造、采用先进技术,产了5万多斤,多打了一万多斤玉米,这多亏了现代农业玉米吨田项目的实施。”

  北林区实施农业高产创建,全力打造绥胜现代农业玉米吨田项目。在项目区内209户农户的3000多亩农田,整体由新天地农机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集约经营,根据农民自愿,把农民土地流转过来,合作社对土地实行“统一整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合作社年底按公顷产量与农户进行核算,这种耕作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并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保证了农民收入。

  项目区在种植上,引进吉林、哈尔滨等地著名科研院所和制种机构的适合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不断推行测土配方分层施肥技术和缩垄增密栽植,应用大型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并实行翻耙起一条龙作业,提高了玉米抗旱能力,使增产幅度达到10%以上。

  提高项目区内的综合生产和保障能力,项目区大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4眼大型机电井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设了9眼大型机电井,架设喷溉线路3000延长米,配置4台变电器和6台喷灌设备,同时购买了大型收割机和拖拉机5台(套)。

  在采访中,新天地农机合作社经理徐德顺对笔者讲,我们村以前有小四轮50台左右,在农忙时这些小四轮工作效率非常低,并且整地效果差,现在我只需要2台大马力拖拉机就能完成全村的作业量。

  据了解,项目区今年预计每公顷产量达到2.5万斤,辐射周边农田受益面积达一万多亩,成为北林区玉米粮食生产一个新的靓点。

 
作者: 隋旭峰 张君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