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我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统领,以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牵动,紧紧锛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持续狠抓以项目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大事大项和重点工作推进落实,着力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和利民行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0.6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年初计划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97.7亿元和29.1亿元,增长10.7%和19.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9.6亿元,增长58.4%;全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9.8亿元和9.9亿元,增长9.2%和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7亿元,增长18.1%。
市委、市政府狠抓以项目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大事大项和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推进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喜讯频传,人均GDP实现9286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8.6亿元,全口径财政实现34.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5.9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倍、2004年的2.2倍、2002年的2.7倍和2002年的2.6倍,均提前两年完成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利税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粮食产量、进出口总额等经济指标也实现翻番目标。特别是粮食产量达到108.25亿公斤,首次突破100亿公斤大关,是2002年的2.1倍。
今年,我市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紧紧按照国家、省委的发展方略,依靠政策、资金一揽子计划的有力支持,逆势而上,强力实施促发展、保增长、保稳定、惠民生的举措,以“两区”建设为依托,大发展、快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稳定增长的态势。
围绕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全市粮食生产提质提效,以产业带为平台,突出推动百万亩玉米高产攻关、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高产优质大豆“三个三百”工程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全市粮食作物237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优质粮面积2181万亩,占粮食作物的91%以上。绿色食品种植1500万亩,有机食品种植12.98万亩,无公害面积实现了全覆盖。畜牧业克服了畜产品波动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市奶牛存栏42万头,黄肉牛饲养量185.2万头,生猪饲养量976.7万头,羊饲养量284.3万只,禽饲养量8583.2万只。绿化造林41.8万亩。截至目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
我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运行调控扶持力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稳定增长。我市食品、医药、机电、纺织行业的产值和增加值均有大幅度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5.8%、32.8%、61.9%和39%。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牵动作用明显,30户重点监控企业完成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的81%。
全市引进新项目78个,合同资金92.9亿元,到位资金34.1亿元。哈洽会签订合作项目63个,合同金额75亿元。争取国家扩大内需项目788个,资金5.6亿元。全市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158亿元,投资额增加近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4亿元,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4.8亿元,城市道路、城乡社区、供排水、绿化亮化、公园广场、文化体育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我市虽然受到减免住房交易税费、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增值税改革全面铺开、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收费等政策减收因素影响,广挖财源、强化征管,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9.8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3.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1.4亿元。
全市大中型物流商贸市场运营良好,“万村千乡”和“家电下乡”工程深入实施,改造提升10个县级配送中心和400个农家店,兑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和补贴金额居全省前列。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积极推进出口贸易、对外合作和利用外资,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000万美元,占年度计划的30%,实际利用外资175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