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曙光村七屯并一屯建设新村庄
http://suihua.dbw.cn   2009-07-17 09:14:18

  东北网绥化7月17日讯7月8日,庆安县勤劳镇曙光村,到处机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看到记者一行,村民们纷纷围上来,笑逐颜开地展望年末5层住宅楼建起、搬进新居时的景象。刚从韩国回来的农民金京成高兴地说:“出去才几年,没想到7个屯的人要搬到一起住了。而且,我们就要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供暖楼了!”

  这个村位于欧根河南岸,是一个拥有72年历史的朝鲜族村,两万多亩耕地全是水田,全村辖7个自然屯,1384口人外出打工1118人,76%的农民跨国劳务输出,“人去房空、户离屯空”,新农村建设遇到新问题。

  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原则,这个县把曙光村作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对这个村各种优势资源要素进行整合,7屯并1屯,统一规划,倾力打造集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开发和村容城市化于一体的新村庄。目前,拆迁工作已经结束,正在兴建住宅楼主体工程。

  农村城市化。在中心屯建设5层住宅楼4栋,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共190套住房,20栋车库;建500平方米集办公、社区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村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1处。在新建住宅小区前建设两万平方米的健身休闲广场,内设各类健身器材、排球场、门球场等设施。同时,引渠水入屯进广场,安路灯,栽种各种绿化美化植物。

  民俗旅游、特色农业双轮驱动。村庄内专门规划出朝鲜族特色住宅一条街,“四面坡、白灰墙、窗前廊、柱子在外晒太阳”,为发展民俗旅游作准备,配以文化长廊形式建设的小型朝鲜族风情园,让人们走进园子,犹如走进朝鲜族的历史,使这里成为了解朝鲜民风民俗的窗口。这个村原有的一些住宅将被改造成农特产品加工区,发展打糕、米酒、风味泡菜、冷面等民族特色加工业,“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民族光、赏民族情”的特色农业生态民俗旅游将成为这个村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退屯还耕,增加耕地。对撤空屯原建设地复垦可增加耕地470多亩,对原有废弃沟渠、道路和零星的荒草地及未利用地进行整理,可增加耕地1200多亩,年可增产粮食83.79万公斤,年可增收165万元。

 
作者: 邓红岩 张贵友 安雅心 赵洪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