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绥棱百余组工干部“三问”基层
http://suihua.dbw.cn   2009-07-16 10:23:53

  东北网绥化7月16日讯绥棱县委组织部积极深化“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将参与对象拓展为组工干部,开展了全县百余名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活动,在"问计、问政、问需"于基层的实践中,提高了组织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问计于基层,就是把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作为拓宽社会各界了解组织工作的重要渠道,以问计促公开,提高组织工作开放度。在活动中,绥棱开展了大范围意见征询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组织各层面代表座谈、设置网上意见征询栏等形式,多方征询社会各界对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已征询到五大类526条合理化意见建议,责成相关组室认真完善整改措施、落实修订意见,并及时向各界答复和反馈,最大限度地破除了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神秘感。

  问政于基层,就是借助基层的活力、基层的智慧提升组织部门决策水平,以问政促公信,提高组织工作公信度。他们一方面,建立了组织部长谈心谈话制度。由常委组织部长作为主谈人,实行六必谈,即党政正职必谈、新提职干部必谈、即将离退干部必谈、违法违纪干部必谈、埋头苦干的干部必谈、条件艰苦地方的干部必谈。各位副部长也都按照工作分工,与相关领域的干部谈心谈话,在了解干部思想动态的同时,真心实意地请基层干部为组织工作出点子。另一方面,开展了组工干部大调研活动。全体组工干部各自确定一个调研课题,深入基层一线找问题、查症结、寻对策,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考回来、拿出过硬招数来。目前已形成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干部选拔任用、党员管理机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调研成果8篇、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13项。

  问需于基层,就是围绕基层所想所盼确定组织工作项目,让组织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实际,以问需促满意,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他们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的想富盼富但致富无路问题,探索新模式,创造性提出了“党组织+协会+产业”的引带模式,积极发挥党组织在引领富民产业中的牵动作用。在绥中乡北解村,他们依托新模式,以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和绥中乡北解村黑木耳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立了年产30万袋黑木耳的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初见成效,基地辐射全乡6个村,引带农户近千户,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近40万元。

  与此同时,他们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难开展的问题,实行了组工干部包联党委目标责任制度,部内干部每两人一组,分组负责联系全县39个党委(总支)及相关下属支部,帮助谋划组织工作思路,指导组织工作业务开展,解决工作遇到实际问题。目前,为基层解决活动难开展、党员难组织等实际问题15个。他们还针对党员发挥作用缺少平台的问题,开辟新载体。同步开展了"农村党员联带承诺制"和"城镇在职党员岗位承诺制"活动,以党员为主体组建各类服务队210个,义务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4500余件次,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针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建立了城乡人才一体化工作机制,目前,以兼职、聘任、顾问、支农等形式,12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村"任职",服务农民4万多人次,实现了域内的人才共享、共有、共用。

 
作者: 玉平 庆双 田刚 明慧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