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林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初现端倪,绿色欢歌唱响黑土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遍地开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绿色食品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全区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98万吨,去年实现产值实现19.12亿元,农民绿色食品人均收入3354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4.5%,绿色成为北林农业发展的引擎。
农副产品———从求产量到追质量
北林办事处四平管区的孟学林是位种植棚菜的老把式,搞起了大棚蔬菜已有10多年的历史。2005年,这位老菜农却遇到了新问题,在新市场玩不转了,上百公斤的蔬菜竟然只赚了个路费钱。情急之下,这位靠老脑筋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硬着头皮搞起了新名堂,化肥不用了、农药也要无残留的。老孟的蔬菜质量提高了,产品身价也倍增,成了客商的抢手货。许多农户看了眼热,也纷纷搞起了绿色蔬菜种植,种植绿色蔬菜也渐成气候。
北林区是省内外闻名的商品粮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多种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高,过去那种靠化学农药、激素抗生素种养出来的东西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数量换不来效益让农民开始在追求质量上做文章。
北林不仅有适合农业发展的广阔黑土地,还有优良的空气和水质。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走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化农业之路,成了北林人的抉择。如今北林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79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生产过程———从“纸上谈兵”到全程监控
北林区建立了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农户的生产过程由纸上规范落到实地监控。北林区绿色食品办公室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制定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农户按操作规程进行培训,下发“农户种植卡”,生产农户每人一份《绿色食品管理手册》,要求农户严格按规程操作并做好田间生产记录。北林区加大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农业执法大队严厉打击制售高毒、高残留等禁用农业投入品,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
北林区现已初步建成了农业投入品、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基础设施、监督管理等绿色农产品生产管理八大体系,为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供保障。
经济效益———从增产不增收到优质优价
双河镇双河村农民许殿杰多年从事水稻种植,如今转换了脑筋的他开始种植绿色水稻,供给双河米业有限公司,每公斤能多赚0.1元。现在全镇农户都种植了绿色水稻,双河大米打出了品牌,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了合同种植方式,由企业与基地的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合同种植模式,确保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安全。
据了解,在北林区,绿色食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全区有精制大米、小米、精制豆油、玉米、大豆白豆片、畜产品、调味品、乳制品、绿色食品酒店、水稻壮秧剂等10大系列125个产品获得国家认证,其中绿色食品24个,无公害食品99个,有机食品两个。全区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1050亩,绿色食品面积179万亩,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5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