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北林为返乡“候鸟”助飞
http://suihua.dbw.cn   2009-06-11 09:11:53

  东北网绥化6月11日讯北林区针对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大批农民工返乡的实际情况,把解决返乡农民工遇到的实际困难作为关注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储备式培训、就地转化、外埠基地输出等多种有效途径,关心和帮助返乡农民工,为7000多名滞留的返乡“候鸟”助飞。

  张丽是北林区三河镇太安村的农民,两年前到大连大商集团打工。这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减员,张丽返回家乡,乡里的劳转部门把她介绍到了阳光工程创业基地———丽娜职业技能学校学美容、美发、化妆、美甲。张丽对记者说,通过培训,她学到了一手过硬的技术,将来能当形象设计师,再外出打工一定会有一份很好的收入。北林区针对部分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特点,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区劳动力转移部门深入村组开展调查摸底,对返乡农民工的动向、数量进行动态监测,详细了解其技能、就业等方面需求,利用全区18家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并联合市内外13家培训机构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农民工充电,提高返乡人员市场就业能力,增加技能储备。北林区劳转办主任曲曙军介绍:“北林区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为返乡农工开展培训,为农民工外出打造出一双‘金翅膀’。”如今已有500多名返乡农民工接受了技能培训。

  “返乡农民兄弟你别急,工厂、企业就在咱的家门口,进厂务工也能赚取人民币。”这是北林区劳转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转化编的一句顺口溜。北林区在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的同时,也积极为他们就地就业找门路想办法。充分利用当地乡企、粮食收购企业多用工量大的有利条件,推荐返乡农民工就地打工就业,增加收入。新华乡新华村返乡农民工王保权经当地劳转工作人员推荐在一家乡企苗旺达科技有限公司打工。他说,原来外出打工一年也就挣个万八千,现在在家门口的企业打工也能赚9000多元。像王保权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就业的有1000多人。

  过去北林区在劳务输出中,注重培训抓能人、建基地、打品牌,在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如今,北林区这些外埠劳务输出基地成了返乡农民工再输出的“根据地”。北林区劳转部门利用外埠劳务输出“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及时了解用工信息,在外354个基地传回用工信息1210多条,为1300多农民工重新找到了工作。

 
作者: 张君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