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纪实
玉米过腹增值、玉米芯制糠醛出口、玉米秸秆发电增收;沼气做饭、沼渣当肥、沼液浸种;住太阳房、睡节能炕、施配方肥……这一幕幕画面正是望奎县探索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写照。望奎县也因此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点和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工业:烧火柴释放“新能量”
眼下,望奎县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异常忙碌,一辆辆满载着打好包的玉米秸秆卡车纷纷向企业驶来。火箭乡正兰三村农民李福忠告诉记者:“以前剩余的玉米秸秆只能白白地烂掉,现在好了,我把剩余的秸秆卖给企业,够买种肥钱了!”
望奎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省玉米主产区,每年种植玉米面积达120万亩,产生玉米秸秆80多万吨,由于综合利用率低,每年剩余近50万吨玉米秸秆。为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个县积极探索秸秆转化的增值之路,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2007年11月,这个县引进的总投资5.53亿元的国能望奎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项目满负荷生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可达1.4亿元,税金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000多万元。
这个县引进的黑龙江三合化工有限公司对玉米芯进行深加工,上马了万吨呋喃甲醇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年可加工玉米芯15万吨,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渣为原料的千吨醋酸提纯项目、万吨生物菌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以使全县三分之二玉米芯转化增值实现“吃干榨净”。今年,望奎县还将投资5000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投资4500万元的城镇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农业:“配套餐”对比两重天
“过去,我们种地不讲科学,啥地都买一种肥,结果浪费钱财不增产,还造成土地板结。今年,县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到我家承包田上采集土样进行了化验,我按照专家的配方买足了地里所用的化肥,庄稼一定还会大丰收!”望奎县海丰镇恭三村种田大户郭庆军高兴地说。
近年来,望奎县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积极引导农民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给土地“照方进补”,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使广大农民对自己经营土地的状况了如指掌,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合理科学施肥。去年,这个县对8个乡镇的土样进行了化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10万亩,测土配方土地增产粮豆3305万公斤,促农增收5700余万元。
这个县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推广农业机械节能技术,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农民开展机械化作业培训班,让农民掌握土地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等实用新技术,并引导农民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实现农业的清洁生产。到目前,全县共投资2000多万元,组建了20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全县装备80马力以上拖拉机290多台。全县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
生活:“蓝火苗”映出“红日子”
望奎县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大县,以生猪为主体,黄(肉)牛、大鹅为两翼的畜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为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了“半壁江山”。如何充分利用养殖中形成的粪肥资源,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农民以沼气为纽带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沼气池和燃池“双池”技术同步发展棚室瓜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业,形成了以日光节能温室、猪舍、厕所、沼气池组装配套的“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到目前,全县已建成4处高标准生态富民小区,全县农村户用沼气用户已发展到5000多户,年产沼气100多万立方米、沼肥30多万吨,年可节约标煤600多吨,减少化肥投入400多吨。
这个县还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到目前,全县已建成直接受益式保温太阳能房5万平方米、太阳能保温猪舍15.3万平方米,并配套完善太阳能热水器,全县已有4000余户居民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农民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保温住宅,还能用上太阳能热水器,大大地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