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结束前,班上的同学争着与梁丹凤合影留念。 |
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日前揭晓。全国956所高校的9701名参选大学生,经过447万人次网络实名投票及校级、省级、全国评选和评委会评选,最终产生了10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来自绥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5级的学生梁丹凤从参选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等自强之星的5000元奖金发下来后,我要把弟弟的大学学费交了,剩下的钱,还要给支教时班上的37个孩子每人买一份小礼物。”大学期间,自己挣了3万多元,还清了助学贷款,并负担弟弟学费的梁丹凤4月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心地介绍着自己的计划。
困境中学会坚强
梁丹凤出生在绥棱。在她和弟弟很小的时候爸爸离家而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放学时,其他孩子都有家长来接,而她只能背着弟弟回家,懂事的她知道妈妈正在为这个家而整日工作着。那时,在她心里,妈妈是无所不能的。自己有什么困难都去找妈妈,直到发生了一件事,让她改变了想法。
在她读初三那年,上小学五年级的弟弟关门时,不小心将一个同学的额头撞红肿了,妈妈知道后领着那名同学去医院检查、买药,不停地道歉,可那家非让他们赔500元钱作为补偿。那时,500元钱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生活费,妈妈借了好多家才把钱凑齐给人家送去。第二天清晨,她被一种细微的声音吵醒,她看到妈妈正在一旁哭泣,妈妈是那么瘦小、无助,佝偻的身影如图钉一样按在梁丹凤的心里,隐隐作痛!她暗下决心,为妈妈和弟弟撑起一片天。从那以后,她学会了做家务,发愤学习。
2005年,梁丹凤从绥化一中考入了绥化学院,妈妈拿着家里仅有的6000元钱,送她到学校报到。交完学费和其他费用后,她兜里只剩下几十元钱,每餐吃最便宜的菜要1元,饭要0.4元。即使光吃饭,几十元也花不了多久。为了生存,她在学院附近的一个小吃部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每月给150元,虽然钱不多,但是管两顿饭。每天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去工作6个小时,同期来的同学不久都嫌工作累,挣的又少放弃了,只有她坚持了下来。为了多挣一些钱,她还给人做家教,周六、周日都要跑三个家庭。
生活费用有了着落,可新学期开学,梁丹凤还是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那时,她每天都怕见到负责对学费收据进行登记的同学。后来,她靠申请助学贷款,交上了学费。
坚强,是贫寒学子的脊梁!梁丹凤坚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大二暑假时,梁丹凤在自己的家乡绥棱县里租了教室,办起了补习班,几十天的时间挣了1万多元。这时,弟弟也接到了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笔钱正好解了燃眉之急。从大三起,梁丹凤就没有向妈妈要过生活费,每月还能给弟弟寄过去一些生活费用。大四开始,她已经完全负担了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
大学期间获奖达40项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妈妈给了姐弟俩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也造就了梁丹凤特别开朗的性格。打工挣钱,也没有让梁丹凤耽误了学习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大学将近4年的时间,她一共获得了各项奖励40次,其中获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校一等奖学金5次,并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大二时,梁丹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担任05级本科三班班长及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期间,多次成功组织了校、系的大型活动。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为悼念死难同胞,在中文系举办了大型团日活动,号召全系乃至全校学生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组织全系学生为汶川同胞捐款1万多元。
成绩出色,家庭贫困,但梁丹凤从没有申请过为贫困生设立的助学金,而是把机会留给了别人。大一下学期,班级里的一名同学因病瘫痪,他的母亲还患有白血病,为帮他脱离困境,梁丹凤在班里发起了募捐倡议,她带头捐款,全班捐款3000多元。因为这名同学休学,新学期助学金发放报名单上没有他。在校方开会讨论最终人选时,梁丹凤敲门进去,代表这名瘫痪的同学做了贫困说明,感动了在场的领导和老师,为他争取到了当年的最高额助学金。那时,由于错过了学费贷款的签字期,梁丹凤自己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可是她最期盼的却是那名同学能早日回到集体中。
支教过后立志成为教师
2008年8月,升入大四的梁丹凤经过层层选拔获得了到农村支教的机会,她和6名同学来到了绥棱县长山乡三吉台村支教,担任初二二班的语文老师。
梁丹凤和同来的女生一起住在当地的学生寝室,夏天蚊虫很多。刚开始,睡觉时经常被跳进屋的青蛙和爬出来的大蜘蛛惊醒,后来慢慢习惯了,不再害怕。冬天寝室里特别冷,同学间经常相互鼓励。在教室里,梁丹凤还要不时用豆秸给学生们烧炉子取暖。
在支教的班里,梁丹凤发现一名姓彭的住宿生衣服一个多月都没有换,她就让该学生第二天换一件,可是第二天换上的衣服还是脏的。梁丹凤就来到寝室,帮他把衣服洗净,这个男生很感动,过去上课淘气的他也变得听话了。班上还有一个姓胡的男生,母子俩每月只有100元的生活费,每周改善伙食时才能吃到一个咸鸭蛋,梁丹凤了解情况后,在给予他帮助的同时,又将学院张佐娟老师捐助的300元钱和学习用品送到了这名男生手中。
梁丹凤用心去关爱班里的37名同学,这些同学也打心眼里喜欢她。一些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也变得认真听讲了。月考时,她教的班语文平均分比同年组另一位老教师教的班级高出了9分。
梁丹凤办公桌上贴满了可爱的小贴图,抽屉里有好多信和小纸条,上面有学生的求助,有学生的秘密,有学生对她的感激,还有学生的反思书。一次学生们犯了错。下课后,她一个人回到办公室生闷气。不一会儿,一名学生跑过来说:“老师,你把教案落在班级了。”她打开一看,里面塞满了小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梁老师,我们是一家人,请你不要生气!”“老师,我们错了!”“我给你画了个小胖熊,看它笑得多可爱,你也笑吧!”……看着这些小纸条,梁丹凤的眼睛湿润了。
梁丹凤支教的中学离县城很远,附近买不到水果,冬天,同学们最盼望吃的是冰糖葫芦。一天中午,看到卖冰糖葫芦的,班上37名同学都将2元的盒饭换成了1元钱的面包,省下的钱一人买了一串冰糖葫芦,一个个用冻得发红的小手举着冰糖葫芦给梁丹凤,说:“老师,先吃我买的吧,可甜了!”梁丹凤说,这37名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带给她的感动却是巨大的,她喜欢孩子们缠在身边一声声地叫着梁老师,喜欢看孩子们一双双纯净的眼眸。
2008年12月26日,梁丹凤要搭早上的车离开三吉台中学。37名学生最远的走了5公里路,早早地来到她的宿舍前,帮着拿行李,为她送行。她上车时,学生们哭着齐喊“老师珍重”,坐在车里,梁丹凤也哭个不停。
几天后,梁丹凤被学校推荐到大兴安岭农垦管理局,面试过后,她被安排做文秘,试用期过后月薪就由1200元涨到1700元,买房还有20%的补贴。可支教的经历让她决心做一名教师。她辞掉了文秘的工作。今年3月,梁丹凤参加了一所高校招聘辅导员的面试,应聘的近300人中只有8人通过了面试,梁丹凤是唯一的一名本科生,她将与7名硕士生竞争最终的5个职位。面对未来,梁丹凤充满自信。
经历了太多艰辛,但是梁丹凤却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她说是生活教会了自己努力和奋斗,教会了自己吃苦耐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低头的,她要把自己的开朗与自强传递给身旁的每一个人。支教结束前,班上的同学争着与梁丹凤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