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4月17日讯面对今年9.7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海伦市委、市政府早研究、早安排、早部署,重点破解制约造林绿化的瓶颈问题,在全市上下迅速启动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用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
海伦市立足造林面积大的问题,从地源抓起,分农防林工程、护村林工程、公路绿化工程、城镇绿化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护堤护岸林工程、两荒造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等八大工程,逐一破解造林地难找问题。通过农防林恢复一块、护村林退出一块、公路绿化保住一块、城镇绿化增加一块、小流域治理根治一块、堤防建设找回一块、两荒造林挖潜一块、封山育林保护一块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造林地的难题。
这个市今春需造林苗木950万株,他们通过严把本埠苗源,预订外埠苗源,发展后续苗源等办法,着力解决今春造林用苗问题。到现在,全市已订购内部杨苗180万株,外埠杨苗230万株,松苗370万株自给有余,尚缺苗木正在订购之中。在苗木订购上,采取农户+政府补贴形式,林农负责65%苗木费,政府负责35%以实物形式进行贴补,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
今年需投放造林绿化资金7000万元,海伦采取多种有效方法,积极筹措造林绿化资金。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到目前已争取扶持资金880万元。二是地方政府投入一部分,市财政计划五年投放造林绿化资金1000万元。三是全民绿化化解一部分,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可化解资金260万元。四是中小信贷帮扶一部分,全市预计下发造林绿化信贷资金1700万元。五是集体和林农解决一部分。通过化整为零,广辟筹资渠道,有效解决造林资金短缺问题。
机制活、树活,机制死,树死。海伦从机制入手,解决造林成活成林问题。一是制定领导问责制。对全市涉林单位,确定一把手负全责的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问责制,明确规定谁出问题谁负责。二是活化民营机制。坚持谁造林、谁受益,树随地走,林权随人走。发展家庭联营造林模式,放宽经营权,放活处置权,真正体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三大效益并存的发展格局。三是明确管护责任制。对造林不成林,管护不到位的重新审定后竞价发标,从效益得失上解决占地不造林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