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肇东按国家标准建设城区生态项目
http://suihua.dbw.cn   2009-04-09 08:55:25

  东北网绥化4月9日讯肇东市针对城区透水面积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相差较大的实际,将在12年内以引松入肇水库水源为主,以地下水为补充,建设一条全长30.69公里、蓄水92万吨,沿河绿化92万平方米的环绕整个城区的人工河,并围绕人工河这条生态水系建成10处人工湖公园。生态水系建设是这个市今年开始实施城区生态项目建设的最大亮点。

  近年来,这个市的发展速度可以说备受瞩目,但与经济发达地方相比,他们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工业还存在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浪费现象,尤其是城区水源缺乏、气候干燥、绿色植被覆盖率低、大气污染、人居环境较差一直困扰着肇东人。

  今年初,这个市在六届十一次全委会议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龙江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部分政协委员撰写专项提案,提出应在城区建设生态水系。为此,他们结合城区生态现状,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本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阶段性实施、积累式发展,招商引资、多元化投入,生态项目建设与城市建设、经营城市有机结合的原则,编制完成了城区生态建设项目规划。

  这个市完成城区生态建设项目规划目标,时间从2009年起至2020年,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生态水系、绿化、交通道路、饮用水、医疗及公益设施等生态项目工程。生态项目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从2009年~2011年,二期工程从2012年~2015年,三期工程从2016年~2020年,生态建设项目工程预计总投资为46.34亿元。

  经过12年的生态项目建设,这个市使城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由现有的12.8%、5.8%、6平方米分别提高到35%、30%和10平方米,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由现在的55%提高到90%,空气达标天数由现在的150天提高到230天,对未达到国家标准的15项指标中其余的10项指标全部达标,把肇东城打造成天蓝地绿、水清城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最适宜人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记者感言:

  大手笔大气魄

  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城市的经济实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功能完善程度上。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就是综合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生态环境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从国家对生态园林城市要求的19项具体指标看,肇东市仅在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和城市热岛效应程度三项指标上达到了国家标准,只在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上接近国家标准,其他没有一项能够达到国家标准。面对现实,肇东决策层认识到肇东的发展不能只重经济而忽视环境,必须把生态建设突出出来,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提出,是肇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发达新肇东的正确选择,是肇东改善民生福址的切实行动。肇东的城区生态建设项目规划体现了大手笔之作,肇东按国家标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可谓是大气魄之举。

  今天治理一片污水,带给子孙的就是一畦甘泉;今天栽下一棵树苗,留给未来的就是一片绿色希望。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经过12年的努力,肇东能真正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安定、人与自然和谐,适于居住、投资与创业,更具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北方寒地生态园林城!

 
作者: 李晓东 张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