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实施“文化兴县”发展战略纪实之三
城乡文化一台戏,好戏连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县委提出,提升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提高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乡村文化、生态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和劳务就业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县乡党委、政府机关部门要在新形势下提升机关文化,进一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搞好服务;城镇居民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提升社区文化,用文化塑造人、提高人。
庆安县群众文化活动以广场文化为龙头,牵动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屯文化、庆典文化整体升级。
2008年,庆安县举办了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牵动了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城乡好戏连台,异彩纷呈:5月28日举办了“林业杯”城市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人才辈出;6月25日举办了第二届“国土杯”农民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歌曲大放异彩……还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法摄影版画作品展”、“绥庆铁”书法联展、“中小学书法大赛”等大型活动7次。
重大节日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专业和业余的文化团体同台献艺,各具特色的文化花蕾竞相绽放,丰富了文化舞台。五四运动89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彰显园丁风采、铸造教育辉煌”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都显现了文化的魅力,吸引人们积极参与。
加强各级各类协会建设,以协会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县城乡成立的30人以上的书法、版画、美术、诗词、音乐、舞蹈、秧歌等协会46个,会员达5000多人。县文化局充分发挥协会带头人的作用,引带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城内秧歌协会会员已达300多人,坚持常年在主要街道和人民广场开展活动,在重大节日为有关部门进行有偿宣传,既为今后活动积累了资金,又受到了有关部门的欢迎;2008年6月28日,县老年京剧协会在人民广场举办了“消夏音乐会”,20多位票友协会老人的精彩演出吸引千名观众驻足观看。目前老年京剧协会共有会员30人,分成3个小组,每周一至周日都有活动。
广场建设助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推动了社区和农村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入夏以来,县人民广场每天都有数千名市民在此休闲娱乐,在城市住宅小区、城内小型广场和主要街道上活动的群众有上万人;全县农村有39支秧歌队,在乡、村、屯广场上扭秧歌健身,参加扭秧歌的农民有2000多人,广场已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8年7月30日,县文化局在新胜乡新清村举行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千场电影进农村公益放映活动”首映式,从8月1日起,县文化局组织3个电影放映队,为农民放映电影,使每个村的农民每个月能看上一场电影。同乐乡同发村以村休闲广场为媒介,搭建了文化娱乐的平台。平常日子,本村村民经常在此开展秧歌、二人转、歌曲以及篮球等文体活动,自娱自乐,提高了人气,和谐了邻里关系。同发村那有声有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叫邻村的人们眼馋,节假日和农历节日,附近村民也来凑热闹。大家欢聚一起,唱唱小曲,聊聊家常,说说新鲜事儿,谈谈致富信息,村民休闲文化广场不仅是农民新生活的欢乐地,也成了沟通情感的桥梁和传递增收信息的纽带。
编排、创作新节目,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了质量。去年,以县文工团为主体共排练节目60个,其中新编排节目20个。重大节日深入基层慰问演出。2008年5月9日,县文工团深入大青山林场,以“魅力大青山”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慰问了林区工人。去年初至今,县文工团投入资金1.5万元深入基层慰问演出10场。
紧紧抓住县里举办各种重大活动的契机送戏下基层,打出高尚文化的品牌,鼓舞人心,凝聚人力,增强打造“一县三区”的劲头。去年绥化市“科技进农家启动仪式”在庆安县举行,县文化部门主动参与,为丰收乡农民送去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去年县文化部门共参与县里举办的大型活动8次,为群众送戏8场。年初至今,县文工团共送戏下乡、下基层50场,其他各种演出团体送戏下基层36场。
抓住农民有喜事都要请小型乐团演出契机,积极引导、扶持庆典文化的发展,让每名有喜事的农民都能为村民献上一台文艺节目,搞活了群众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3000户有喜事的农民聘请文艺团体举行文艺演出,观看的农民60多万人次。庆典文化促进了民间文艺团体像雨后春笋一样生长,在久胜、丰收、民乐等乡镇的村屯出现了小型的农民剧团,活跃了村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