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红光乡农民张志和在大连一家建筑设备厂打工两年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厂倒闭。去年冬天,他返回家乡。听说县里开设亚麻汽车坐垫编织培训班,便报名参加了培训。学成后,他一边照看家,一边和妻子编织亚麻坐垫。从年初到现在,张志和靠编织已拿到2000多元“工资”。从沈阳打工返回家乡的兰西镇科研村的吴晓军,去年年底也开始学习亚麻编织技术,三四天工夫就能编上一套亚麻汽车坐垫,纯收入60元。吴晓军高兴地说:“不出门坐在家炕头上,咱也能挣到钱,还不比外出打工少挣多少。”
兰西县把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首要问题,以就地安置促进返乡农民工优先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安置季节性返乡和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近2万人,安置率达到100%。
这个县依托亚麻产业发展,采取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亚麻编织经纪人牵动等办法将亚麻坐垫手工编织等系列工序下移到村屯,优先考虑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县下移亚麻编织车间53家,下移编织机械近万台,辐射105个村565个屯。依托旅游产业,共投入旅游产业开发资金近2亿元,建设共涉及15个乡镇50多个村屯的景区、景点60多处,带动景区管护、餐饮服务、观光娱乐等岗位就业农民达到1200多人。依托“中国东北民猪之乡”金字招牌,建立东北民猪肉域外连锁店20多处,增上盘活畜禽肉类加工企业4家,新安置具有营销经验的返乡农民工100多人。
他们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承载农民工就业,转变农民身份为产业工人。东金集团是兰西县引进的3000万穗鲜黏玉米生产加工型企业,季节性用工多达600多人,短工每人每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在企业的安全保卫、后勤服务、冷库使用等环节常年用工近100人,这部分员工年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
发挥培训资源引带效应,投向主导产业用工需求岗位,以更宽泛的就业空间加快返乡农民工就业。兰西县最好安置就业、最能找到就业岗位的就是麻纺工、编织工和亚麻企业特殊工种,他们根据这一现实,将所有面对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培训项目,优先向返乡农民工投放。凯旋麻制艺术品有限公司的亚麻粘贴画在市场十分畅销,一时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从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安置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为企业做好培训800名工人的扶持意见,及时安排培训资金、培训地点和师资,使得800名失业人员享受到了再就业培训和安置待遇。他们还把更多的有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充实到兰西特色产品营销队伍中,通过活化流通安置就业。充分利用兰西200多家亚麻编织企业外部销售网络健全的优势,倡导企业走降低市场风险、减少市场营销投入的低成本营销之路,设立麻制品直销公司,用自己的人卖自己的产品,那些信息灵活、有市场营销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得到及时利用,全县仅亚麻企业实施直销就安置返乡农民工近400人。同时,兰西针对蔬菜市场资源丰富、绿色无公害品牌云集的特点,与省供销总社合作,在兰西成立寒地黑土蔬菜供给大市场,直接将兰西的香瓜、韭菜等特色蔬菜空运往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其间,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在技能掌握和信息传递、市场管理上的优势,在蔬菜种植和加工上做文章,使得近千名返乡农民工主动投身到蔬菜种植和加工上来。
资金、信息和项目是影响和制约返乡农民再就业的关键,兰西县委、县政府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为想创业、能创业的农民牵线搭桥,实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优先办理农贷政策,优先办理返乡农民工贷款5000多万元,安置近3000农民工实现在家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