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履职为民生合力谋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09-02-17 11:08:45

  ———政协绥化市委员会2008年工作综述

  回眸2008,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大力宣传推介绥化,积极推进工作创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履职:开办论坛服务发展

  2008年,市政协工作的亮点之一就是举办了高水平、高层次、高规格的“农区工业化示范区与现代农业建设论坛”,为绥化的发展营造氛围、争取支持。

  农区工业化战略是我市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主打品牌,如何使农区工业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是市政协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为此,2008年,市政协与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精心设计和成功举办了“农区工业化示范区与现代农业建设论坛”,并于当年9月,在我市举办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协委员论坛。省政协主席王巨禄、12个省直部门主要领导,《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新华社、《黑龙江日报》等10个新闻单位领导,省内12个市地政协主席莅临论坛。会上,省政协主席王巨禄,北京农大、哈工大的6位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论坛纪要》,其中提出的40多条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出政协组织的责任和政协委员的智慧。举办这次论坛是政协履职形式的一种创新,是整合政协智力资源的一次实践。

  这次论坛对展示绥化发展成就,扩大绥化对外影响,评估绥化农区工业化的实践,建言省委调整全省经济发展板块,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论坛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拓宽领域发展大农业,加强中心城填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运用工业化理念抓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已被市委督查室逐条分解到有关部门督办落实,对加快我市农区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论坛提出的把农区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纳入全省经济发展板块的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规划全省经济发展布局中,正式确立了东西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我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均被列入其中,这为进一步赢得国家和省对我市的政策支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的参与和报道,也大噪了绥化的知名度。

  建言献策: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开展

  调研视察和专题协商,是市政协的主要工作。市政协以促进和谐,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做到想市委决策之所想,急政府工作之所急,做政协工作之所需,积极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绥化建言献策。

  一年来,市政协就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召开常委会议3次,开展专题调研5项,对口协商8次,组织视察5次,提交提案264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先后深入到6个县(市)区和15个市直部门,对全市社会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市政协二届六次常委会上进行了专题协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0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的相关文件,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良好反响。市政协还就全市宗教工作进行了调研,反映了当前信教群众增长过快、非法宗教渗透不同程度存在、宗教内外管理混乱等情况和问题,市委常委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在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后,他们提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资金投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等意见和建议,为我市加强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市政协还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市《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和绥化市第一医院现代医疗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有效地促进了政策法规和大事大项的推进落实。有关专门委员会分别就城区道路建设、棚户区改造、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供热价格调整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对口协商,有效地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

  加强监督:彰显民主优化环境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也是政协履职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市政协在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组织开展了明政、咨政、议政、评政“四政”活动,听取了市政府半年工作情况的通报,对3个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与会的政协委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直抒己见,坦诚建言,受到机关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加大提案督办落实力度。全年共征集提案373件,立案262件,数量稳中有升,质量不断提高。在提案办理环节上,创新了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召开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与提案人约谈会,市政协领导走访重点提案承办单位,开展提案落实情况联合视察等活动,使提办双方面对面地交流,增进了解,形成共识,提高了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效果,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答复率达到100%,委员满意率达到95%。

  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建立了市党政领导与政协委员直通车制度,向全体委员发放了专用信封。一年来,政协委员向党政主要领导反映重要社情民意11件,通过市政协简报报送社情民意5期。组织召开特邀民主监督员座谈会。

  组织与会的特邀民主监督员和聘任单位主要领导就民主监督员的聘任程序、作用发挥、履职形式等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民主监督员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推进了民主监督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积极开展专项监督。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市区网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净化我市文化市场,规范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泛联系:不失时机宣传绥化

  市政协把宣传推介绥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发挥政协联系面广、包容各界、渠道畅通的优势,不失时机地宣传绥化、推介绥化,让更多的人认识绥化,了解绥化,扩大绥化的知名度。

  在“2008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第四次年会”上,市政协作了《实施农区工业化战略推动农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三省一区”政协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认同,并把农区工业化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了《论坛纪要》。

  在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上,市政协作了《发展农业特色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发言,对我市的农业特色游进行了大力宣传,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把农业特色游作为全省旅游产业中的特色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在兰西县召开了全省旅游行风建设和乡村游现场会,推广宣传了我市的经验和做法。

  市政协还在接待民建中央、九三学社中央领导,上海、辽宁、河南等市地政协领导来我市视察、考察以及赴省外学习考察时,都系统地介绍了绥化市情、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及政协工作开展情况,加深了他们对绥化的认识和了解,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和联系。

  加强建设:培育队伍深厚底蕴

  注重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市政协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辅导讲座等形式,认真抓了委员的学习培训,促进了委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委员实行履职考核和动态管理。二届二次全会以来,先后调整委员71名,使委员界别比例、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开展委员小组活动。组织驻青冈县市政协委员视察了安达市新农村建设情况,驻兰西县市政协委员视察了肇东市大项目建设情况,开拓了委员视野,为委员知情议政提供了条件。积极引导委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全民创业、新农村建设、光彩事业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委员们积极响应号召,捐款捐物达200余万元,为灾区人民奉献了爱心。

  全面加强政协机关建设。以创建“五型”机关为目标,注重提升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扎实推进政协机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保证了机关工作高效、务实、有序运行。去年,市政协再次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首次被评为市直“五型”机关先进单位、机关党委连续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党委。

  一篇文章,几组数字,只是勾勒了市政协2008年工作的几个侧面,但透过这些点和面的截取,我们看到了市政协为发展、为民生履职尽责的殷殷情意,真知灼见,诚心可鉴。这一切,都将成为这个年度市政协留给全市人民无法抹去的记忆!

 
作者: 滕岩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