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区采取“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基层、打基础,化解矛盾,在全区建成了覆盖城乡、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为民织就平安网。全区刑事发案连续3年下降,2008年全区刑事案件共发生956起,破获案件87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7人,发案率同比下降了5%。其中8类严重刑事犯罪发案同比下降了7%,滨北铁路北林段被评为省级平安铁路段。
2008年,北林区制定下发了《北林区开展争创省级平安区活动实施方案》,将平安建设纳入全区十件大事之一,多渠道筹资为平安创建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近4年来,北林区共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治安防范和平安基础建设,先后改造了12个基层司法所、11个派出所、3个法庭。仅2008年,财政用于农村治安员和技防监控设备投入100多万元,夯实了平安创建工作的基础。同时,着眼于大平安、大安全、大防范,采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进行综合治理。开展了校园周边秩序、打击盗窃“三电”、整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专项治理活动。2008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大巡逻、大堵卡”会战,“治爆缉抢”,“打击赌博、卖淫嫖娼”,“奥运期间严格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等专项行动。共清理整顿特种行业450家,公共场所932家,查处治安案件943起,处理违法人员1140多人。
开展了“流动人口清理整顿”活动,对流动人口、犯罪高危人口、暂住人口逐一登记办证、建档立卡,实行分类管理。落实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措施,共有56名刑释解教人员得到了妥善安置;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
发挥区调防中心、乡镇调防办、部门调访室等调防组织网络作用,及时掌握社情动态和相关信息,超前排查各类矛盾,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好化解得了。4年来,共处理因企业转制、土地承包、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矛盾纠纷2650多起、3150多人。仅200年就超前排查化解各类矛盾418件,确保了全区实现无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无集体越级访、重复访、无“法轮功”等邪教聚众事件的“三个无”的目标。
重点加强公共安全的整治,适时进行安全检查、曝光、处罚、整治。2008年,北林共查处“三无”、“三超”车辆6000台次,检查烟花爆竹市场、危险化学品、亚麻纺织和食品企业非煤矿山等各类单位1345个,治理各类安全隐患3267处对22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餐饮服务场所,坚决予以关停、查封。
在平安建设中,北林区把综治工作重心放在治安防范上。采取点、线、面结合,筑牢社会防范基础;以打、防、管结合,构筑综合防范格局;以人、物、技防结合,形成多元防范网络。在城内,开展了综治、警务、防范、调解、法律服务为内容的“五进社区”活动和完善城市交通、公共场所、机企内部、街道社区的治安管理、加强警民联防的“四管理、一加强”工作机制,促进了社区联防队伍和防控机制建设。2008年年初,从社区委员中选聘130人组建了治安巡防队伍。加大了对城内的治安防范和巡逻。在农村,把市场、保险、承包、技防引进治安防范,全面推进司法调解与信访接待同步运行为主要内容的“四引进、一调访”工作机制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动员广大农户参加平安保险,全区每年有近4万农户参加保险,投保额达到300多万元,参保率在30%以上。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北林区配备了乡镇专职综治助理,并选调160名干部和教师作为乡村治安员。
在发挥人防作用的同时,北林区大力推进现代技防设施,目前,城内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营业性场所80%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农村60%的种养植(殖)和运销大户、个体工商、私企安装了视频监控录像、远红外报警器、无线电话报警器等现代技防设备,案件多发区域和要害部位的安装率达到了100%。全区技防建设,提高了治安防范能力。
北林区先后组织开展了评选5个创安优胜乡镇、5个创安优胜社区、50个创安优胜村的“5550”基层创安工程和30个创安优胜村、10个创安优胜乡镇、5个创安优胜企事业单位的“315”创安工程等平安创建活动,带动了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2008年又把创建目标锁定在创建省级平安区上,深入组织开展了以平安乡村、社区、企业、校园、医院为主要单位的“五创平安”活动。全区平安创建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全区139个村已有126个村被市综治委命名为“平安村”,5个村被省委综治委评为省级“平安村”,城内30个社区被命名为市级“平安社区”,2007年,滨北铁路北林段被评为省级平安铁路段。目前,全区乡村、社区、企业创安达标率和创安巩固率分别达到90%和100%。全区人口犯罪率为万分之三,人均发案率为万分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