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望奎中医药医疗集团为农民健康服务
http://suihua.dbw.cn   2009-02-03 09:36:08

  东北网绥化2月3日电望奎县海丰镇农民李桂兰手脚麻木多年,去外地花了5000多元也没治好,一个多月前乡医武再兴用针灸加中药治疗,只花了300多元就治愈了,李桂兰逢人就夸中医好。

  望奎县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服务集团,正在为越来越多李桂兰这样的农民带来健康和实惠。望奎是省级贫困县和全省十弱县,经济欠发达,农村贫困人口多,医疗卫生基础差。因此,这里的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尤为突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满足占全县总人口83%的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这个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近年来突出中医药医疗特色,组建了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龙身,村卫生所为龙尾的中医医疗集团,大力推广中医药,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廉价、有效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强化龙头,让县中医院发挥中医治疗和指导中心的牵动作用。这个县在2005年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县中医院门诊楼后,去年12月,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6120平方米的县中医院医技大楼又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医疗环境。县中医院先后和15个乡镇卫生院、108个村卫生所建立了紧密的集约联合体,在管理、人员和设备上实行共享共用,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县中医院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出诊、带教、讲学,乡镇卫生院医生定期到中医院进修。县中医院还成立了中医基层指导科,组建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及应用讲师组,分别选出针灸、火罐等4项技术在乡村卫生院所推广,使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都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

  武装龙身,让乡镇卫生院成为承上启下的中间枢纽。近年来,这个县为每个乡镇卫生院投入近百万元加强基础建设。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都确定专人负责中医工作,12个卫生院配备了中医业务副院长,平均每个卫生院都设置了2个以上中医科,设有中药库和中药房,中药饮片均达到28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65种以上,中医治疗率在35%以上,大大减轻了农民治病负担。

  摆活龙尾,让村卫生所充分发挥中医医疗保健网网底的作用。他们为每个村卫生所投入10万元左右,改善医疗条件,并大力强化人才培养,使全县村村有中医,村村有中药,每个村卫生所都配备了40种以上中成药和80种以上中药饮片,平均中医治疗率达30%以上。这个县还把中医药服务列入新农合补偿范畴,促进了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如今在全县农村,很多农民治疗大病小病都首选中医药。

  记者感言:

  造福于民的一剂良方

  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集团,让中医药在农村医疗保健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此缓解广大农民看病贵、看病难,望奎的做法,不失为造福广大农民健康的一剂良方。

  好方好在有效。中医药及其诊疗技术,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且应用方便,十分适宜于相对缺医少药的农村的医疗保健。望奎县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农民健康的做法,是实践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是关注民生、造福群众的重要举措。

  好方好在廉价。不少农民小病撑、大病等,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目前医药费太高承受不起。而中医药恰恰有着经济、廉价的优势。有人算过一笔账: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中药治只需三五元,而用西药却远远不止这个价,我国的中医药能够源远流长数千年,服务于大众健康,中医药本身质优价廉的特点功不可没。

  好方好在传承。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近年来,中医药却被严重边缘化,不少偏方、验方、单方在失传,中医阵地在缩小。在中医药发展举步维艰的今天,望奎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应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此举无疑对保护这一民族瑰宝,对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大有裨益。

 
作者: 肖立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