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19日电去年,兰西县在畜牧养殖上突出东北民猪养殖、加快肉牛开发、种草养鹅等步伐,有效地推动了畜牧业健康发展。据县畜牧局局长郑照利介绍,去年,这个县东北民猪、肉牛、羊、家禽、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162.4万头、17.5万头、27.5万只、709万只、3000头,比上年分别增长98%、6.7%、1.5%、9.4%和15.4%。
这个县在民猪生产上,争得省财政厅、省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扩大了民猪原种猪核心群,保证了二元母猪生产的稳定供应,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基础母猪,及时补栏,使民猪生产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全县新增二级扩繁场点105个,达到455个,形成了稳定的县、乡、村三级繁育体系。全县基础母猪年存栏量达到7万头,年提供商品猪140万头。在肉牛生产上,依托榆林肉牛交易大市场,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模式,规范的经营秩序,良好的交易环境,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辐射全县养牛户的市场运营机制,为秸秆养牛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榆林肉牛交易大市场每周三个交易日,每集上市量达3000余头,交易量1000余头,成为东北三省肉牛市场龙头。在其带动下,全县新增肉牛养殖专业户278户,养殖大户152户,新增繁改站点5个,达到56个。在鹅禽生产上,依托远大禽业公司、荣达禽业公司和北安家禽屠宰场大鹅加工生产线,实行产业化经营模式,拉动基地生产。通过采取典型引带、科技推广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快了大鹅生产发展步伐。去年全县落实种草养鹅典型户120户,种植面积1500亩,种草养鹅15万只,全县大鹅饲养量达158万只。在奶牛生产上,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的方式,积极加强收奶站点及冻配站点建设,并积极把标准化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及时推广到养奶牛场户,推进奶牛产业发展。全县奶牛存栏达3000头,比上年增长15.4%。
这个县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撑,重点扶持科技示范园区和养殖专业大户、专业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其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规模生产比例大幅度提高。据统计,规模化经营比例已达到50%以上。目前全县已建东北民猪专业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猪千头以上的专业大户47户,百头以上的专业户856户,一般规模的专业户8568户,规模养殖量达到80万头。专业化养殖量达到140万头,黄牛养殖专业村1个,年户均出栏育肥牛50头以上,肉牛养殖专业户达到880户,肉牛舍饲大户380户。以燎原乡、星火乡、远大乡、平山镇为主的肉羊舍饲育肥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950户,专业大户发展到210户,年提供舍饲育肥羊达10万只以上。
为有效提高畜牧产业生产和效益水平,加快畜牧业提质增效步伐,使标准化技术、优良品种、先进管理手段相结合,派出专门工作队到场到户推广普及。特别是在东北民猪生产上,他们与东北农业大学共同编制了《东北民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并与北京悦来新禾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并推广了东北民猪专用饲料,初步实现了规模养殖饲养管理规范化。在肉牛、奶牛、鹅禽生产上,分别印发了《秸秆养牛技术操作规程》、《奶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草养鹅技术操作规程》等规范化饲养管理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