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1978年,我市公路里程4845公里,以渣油路、沙石路和土路为主,客货运输车辆892台,大型客车、货车与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畜力车在路上并行。
2008年,我市公路净里程发展到17535.5公里,黑色路面与白色路面交织,两条高速公路穿越境内,客货运输车辆及出租车共16667台,仅微型车和轿车就已是30年前的8倍多。全市有10个客运站,8家客运企业,79个农村客运分站,90个停靠点,年客运量1973万人;全市有24家出租车公司,货运企业39家,搬运装卸企业44家。
在绥化市交通图上,你会看到一张网———一张由粗细不等、颜色不同的线织成的一张密密的公路网,这张网,严严实实地覆盖在3.5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
改革开放30年,我市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交通状况日新月异。到今年,全市共有公路2749条,全长17731.7公里。其中,国道5条,全长612.8公里,省道4条,全长519.8公里,县道18条,全长951.9公里,乡道598条,全长7780.8公里,村道2124条,全长312.8公里。在这些公路中,一级公路64.2公里,二级公路427.7公里,三级公路2481.9公里,四级公路3010.3公里,等外公路1561.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2330.8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502.3公里,渣油表处路面842.8公里,沙石路面2019.7公里,砖铺路面278.4公里。此外,哈大高速公路穿过肇东和安达境内,哈绥高速公路由省城直通我市,这两条高速公路是我市境内的高等级公路。
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市的公路状况与现在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全市仅有4845公里的公路,干线公路只有32条,地方道路就是以前农村的大车道,虽然数量较多,分布面广,但路况差、标准低,雨季不能通车,严重影响广大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
“要想富,多修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地方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地方道路、专用公路相连接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乡商品物资的交流,油田、林区和垦区的开发以及人们的出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市地方道路建设的高潮,是近几年才掀起来的。200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抢抓国家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的历史机遇,咬住发展,奋起直追,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启动了全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到今年,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997公里,总投资57亿元,全市通村公路12000公里,已完成硬化10343.96公里(含沙石路1247公里),通乡公路7701公里,已完成硬化2653.02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9701公里,已完成硬化12997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66%。公路建设总里程和投资额从2006年到2008年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显著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随着农村公路路网规模、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市域内主骨架公路网更加完善。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客运班车、出租车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群众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难境地。同时,农村公路网络的完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流、物流和信息交流强度,解决了农副产品外运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流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进一步优化了地方投资环境,使广大农村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到各地投资创业,一大批项目在城乡落地。经济的发展、信息的通达、交流的增进,使广大农民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
绥化至兰西公路全长81.3公里,总投资29239万元。这条公路是我市有史以来由交通局组织、筹资、建设、指挥的省道二级路,也是全市农村公路的引带工程和样板工程,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都超历史最高水平。该路成功改建后,打通了绥肇省道的“断头路”,成为与哈大高速公路连接的便捷通道和开放出口,里程比原来缩短6.8公里,往返时间比原来节省一半,公路沿线9个乡镇、27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和近百户企业直接受益,大豆、亚麻、烤烟等主导产业有了优质发展载体。2005年,沿线农民在上述几个拳头产品中获得的收入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青冈县从西部无沙石特点出发,总结过去修建渣油公路的经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有了新的提升。如今,青冈县交通环境的改善,使山东诸城投资4.48亿元建成了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在原料运输和产品外销这“一进一出”两大环节上,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望奎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后,宝泉岭农垦分局来此投资2.1亿元兴建的北大荒肉业有限公司如虎添翼,使生猪“养、加、销”产业链条更加紧密顺畅。
肇东市至宋站镇通乡、通村公路建成后,使伊利乳业集团看准了宋站这块“奶水宝地”,彻底消除了因路糟为坏奶的后顾之忧,毅然与肇东搞起了实体性联牌生产,从而使肇东乳业经济走出了低谷,登上了新台阶。
绥棱至四海店主干道公路全线贯通后,使沿线7个乡镇和林业局、绥棱农场、驻军农场直接受益,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
庆安县是全省“网状村村通”试点县,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都进行了合理规划,让公路成网,让规划一次到位。
北林区实施路、水、田、林综合治理总体战略,以大打东部水田区路面硬化攻坚战为突破口,已经取得“长治久安”的显著效果。
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可靠的基础。如今,绥化的百乡千村,连接得更加紧密。公路建设不仅沟通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更深化了百姓与政府、百姓与交通部门的深厚感情。一条条公路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亮点工程,成了党委政府亲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成了横亘在黑土地上,矗立在百姓心中的一座座丰碑。
市交通局局长李淑珍说,我们绥化的农村公路,再用一、二年的时间即可全面告捷。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随着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打响,我市境内绥伊、绥北两条高速公路于今年和明年开工建设,绥化高等级公路建设将从此谱写出新的动人篇章,全市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快车道。
修路是为了运输。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1984年实行“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国营、集体、个体三者一起上的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市的道路运输事业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竞相发展的新格局。道路运输车辆有了突破性发展,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运力结构有了突破性调整,客运车辆逐渐向大型化、高档化、快速化发展。出租车向经济型、适用型、安全型推进;货车向专业化、厢式化、重型化进展。乡镇通车率达100%,村屯通车率达95%。
我市以“建设市场、规范市场和完善市场”为三大目标体系,全面培育适应多元市场主体需要的规范、有序、统一的道路运输市场机制。一方面完成了货运枢纽建设。绥化货运枢纽站是哈尔滨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枢纽投资1.25亿元,占地24万平方米,集果菜批发、空车配货、汽车修理、餐饮洗浴、农机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是滨北最大的物流集散地。另一方面,完成了客运枢纽建设的一期工程。绥化客运枢纽是国家交通部、省政府确定的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4个枢纽站之一。客运枢纽投资1亿元,占地2.2万平方米,在完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配套工程圣龙美食餐饮酒店已竣工营业。同时,还加强了各县(市)区客运站、货运站网络化的进程。全市现有10个客运站,其中一级站5个,二级站5个,有农村客运分站79个,停靠点90个,有货运站10个。全市构成了以两大枢纽为牵动,以绥化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连接省内外的道路运输有形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前,客运市场属国营客运公司独家经营。全市有国营客运公司4个,车辆485台,营运线路213条,客运里程1426公里。营运车辆以大型客车为主。1984年公路运输体制改革后,客运站实行站车分设。要求所有国营企业要内部分开,划分客运公司和客运站两部分。客运站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社会和经营者面前,面向社会,为旅客服务。车辆统一进站后,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实行合理循环运输。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营运客车1617台,其中大型客车595台,中型客车462台,小型客车560台,总座位39938个。年客运量1973万人,客运周转量112630万人。有客运线路541条,其中省际线路2条,地市际线路135条,县际线路112条,县内线路292条。有三级客运企业8户。
上世纪80年代初,绥化客运出租悄然兴起,车型基本是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和畜力车。主要聚集在人流比较集中的火车站前“守株待兔”。从1985年开始,政府采取调控的政策,通过市场整顿,取缔了机动三轮车和畜力车,继而出现了“大头鞋”、面包车等车型。90年代中叶,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市场上又出现了松花江、长安等微型面包车及夏利等轿车,出租车市场呈现出多、小、散、弱的格局。现在,全市共有出租汽车7916台,其中微型车5060台,轿车2856台,有出租车公司24家。
今年,绥化市区新上了100台新型公交车上线运营,17条线路,使市民出行乘车可到达城区所有重要场所。祥和公交有限公司作为公共交通的经营单位,投资3000万元用于更新车辆,选购新型电动双门高标准公交车,配置无人售票箱、微机监控装置、自动报站器、互联网终端器、IC卡刷卡机等。开通的17条线路公交车,覆盖了城区的主要干道,成为市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和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
货运市场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上世纪70年代,国营运输企业成为公路运输的主体,集体运输企业成为辅助力量,共有货车407辆,年货运量102.2万吨。改革开放后,个体运输业户异军突起,占领了货运市场的绝大部分。到目前,全市拥有货车7134台、30882吨,其中营运货车3753台、农用车3381台,有联合运输企业14户、车辆1430台、危货运输企业25户、车辆102台,搬运装卸企业44户,三级运输企业1户。现在,货运市场正积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物流资源,力求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货运企业,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