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照片印证三十年巨变
http://suihua.dbw.cn   2008-12-03 10:03:56

  打开家中珍藏的十几本相册,里面的照片一下子复活了曾经的日子,它们都在争着抢着向我诉说。一张张照片印证着三十年的巨变,也印证着我们从单调到多彩的生活。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家有一台海鸥牌相机,哥哥会点照相技术,他随时拍下家庭生活的片段。虽然照片只有黑白两色,照片上人物的表情动作也显得拘谨和单调,但张张弥足珍贵。黑白照片上的我,梳着小歪桃,身穿花麻袋布料衣服,带着青涩的笑容,注视着眼前这个世界的变化。那是自己的青春从“黑白”到“彩色”的开端。黑白照片上留下全家人在小屋里观看黑白电视的场景,还有我和弟弟在房门前站得笔直的留影。

  到了80年代中期,彩色照片逐渐取代了黑白片。随着彩照的普及,我们的生活也如那照片上的缤纷色彩,变得多彩多姿。照片上的人物,从精神面貌到衣着表情,都在那万花筒般变换的五彩背景映衬下,变得鲜活而生动。照片上的我和家人,表情轻松怡然,造型动感十足。时而在大连海边,时而在五大连池遨游,时而在草原牧歌,时而在小流域玩耍。还有卡拉欢唱、打靶垂钓、生日聚餐、演讲表演等等。照片上的我和身边的亲友,仿佛都越活越年轻,那发自内心的生动笑容,洋溢着心情的舒展,记录着生活品质的飞跃式提升。

  彩色照片还记载了从自己成家“筑巢”开始的10次搬家历程,从羊草房、连脊平房到现在的楼房,被一张张照片连缀成一部住房步步高的“连续剧”。

  自从走进宣传部后,经我手里走过了三部数码相机,相册里的图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升级”。我的相机随身携带,走到哪里拍到哪里。镜头却从人物转向了景物,聚焦家乡的巨变。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生产,从泥土道路到白色路面,从茅草屋到青砖洋瓦盖。新农村建设的新人新貌、休闲广场里的迷人景区,人民公园里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还有明水城市建设的景观无不留在了我的镜头里。我将这些记载明水日新月异变化的“专题照片”源源不断地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立即吸引了全国各地朋友的目光,获得一片喝彩的掌声,我这个摄影外行竟然变身成了“摄影家”。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再到数码片,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一张照片就是一页档案,张张照片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构筑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改革开放30年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其中的许多片段在30年前想都不敢想,如今都变成了我们多彩生活的现实写照。30年的变迁,被照片浓缩为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被我们珍藏进相册,刻印在心上。这历史,这变迁,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心间。

 
作者: 孙常凤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