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4日电近年来,庆安县劳务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明确主攻点,找准突破点,合力攻坚,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打工型向就业型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劳务经济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今年1至9月份,全县共输出农村劳动力6.7万人,长期在外稳定就业的达5.8万人,实现收入5.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600多元。
随着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展开,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也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民接受和认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外出务工农民还仅仅停留在干体力活、打短工的层面上。为加快广大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打工型向就业型转变步伐,让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这个县采取能人引带、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加强信息沟通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突破这一难点。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引导和推进,烤饼、经商零售、餐饮服务等成为劳务经济的亮点,转移的人数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营性输出明显增强,全县仅在域外烤饼一项就达3000多户。勤劳镇农民胡永志在上海开了32个烤饼连锁店,年收入百万元。大连双叶批发市场有庆安业户60多户,他们不仅有房有车,每户资产都达几百万元,甚至超千万元。
就业性输出明显增多。这个县通过下大气力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外出务工农民技能水平,推进农民工就业进程。在工作中,他们坚持把培训工作与实施“阳光工程”项目紧密结合,狠抓入校培训。把没有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高中生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提高技能型就业水平,实现在城市长期就业的目标。经过4年连续抓青年农民工入校培训,当年新毕业的初高中学生基本都进入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培训,800多人进入企业,成为技术工人和城市市民。他们抓好短期培训,培训好在家务农的中青年,通过对他们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实现带技输出、带技就业。他们抓民间培训,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探亲等机会,抓好能人示范培训,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着力打造烤饼、装潢、机械加工等劳务品牌,全县1.3万名农民实现就业。
据县劳务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立双介绍,通过能人引带、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建立外埠劳务基地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劳务经济的经营性输出明显增强,就业性输出明显增多,劳务经济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