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大地高歌丰收曲
http://suihua.dbw.cn   2008-11-12 09:42:27

  穗穗金色玉米,沉实饱满;朵朵万寿菊花,别样鲜红;颗颗向日葵,低下了沉甸甸的头……

  金秋时节,在素有全国玉米之乡和万寿菊之乡的青冈大地,眼前一派丰收景象,人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今年真是一个少有的丰收年啊!”家住芦河镇自强村的岳清江、岳清龙哥俩正在抓紧时间晾晒玉米,看着堆积如山的玉米喜上眉梢。岳家哥俩今年种了300亩玉米,经过测产亩均产量达到950多公斤,总产近30万公斤,按0.27元一公斤计算,毛收入就有30多万元。自强村是国家在黑龙江省确定的6个粮食高产攻关创建示范点之一,今年这个村种植了12000亩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亩产都在850至1050公斤之间。

  连续几年开展的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是这个县今年农业丰收的关键因素。正如县委书记李德顺所说,“由于实施了高产创建,才克服了今年严重春旱,粮食总产登上了10亿公斤新台阶,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他们以芦河、昌盛、建设、柞岗等乡镇为重点,大搞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推行大棚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措施,缩短生育周期,增加有效积温,提高粮食产量。今年落实保护地栽培面积20万亩,亩均产量912公斤,“一增四改”技术80万亩,亩均产量710公斤,玉米高产攻关平均亩产750.5公斤。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实现10.75亿公斤,比去年增加3.25亿公斤。

  科技支撑也是这个县农业丰收的重要推动力。年初,他们就组织开展了“进农家门,谋致富路”活动,连续组织200多名农技人员、400余名干部下村指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他们还建立了农业、畜牧、林业3个“110”服务中心和3个“专家大院”,并向农民公布了服务电话,随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由政府埋单,在去年春节前后对全县农民进行了集中轮训和普训。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据建设乡双富村党支部书记芦丙华介绍,本村农民王文杰种了60亩玉米,由于采用小垄覆膜技术,亩产都在1000公斤以上,每亩比去年多收了200多公斤,多赚200多元。

  如何让高产模式走进千家万户?青冈县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玉米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高度,制定了《2009~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规划》,明确了2009年全县按“八带五环、五个示范点”规划建设100万亩玉米高产攻关田,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2%,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30万亩,亩产达到900公斤,“一增四改”措施70万亩,亩产750公斤,带动辐射全县总产再上新台阶,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基地,推进玉米工业城和玉米产业发展步伐,争创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

 
作者: 张忠诚 郭海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