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黑花卷·白花卷
http://suihua.dbw.cn   2008-11-05 10:23:57

  妻子蒸了一锅发面小花卷,用碱量稍微多了一点,花卷显得有些发黄。儿子看到花卷变了颜色,不再是往日的白花卷,一口也不肯吃。我告诉他,这花卷只是碱大了,比我幼年吃的黑花卷要好上百倍。儿子惊异于竟然有黑花卷的故事,缠住我不放,非要和他一起重温我童年的难忘时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家所在的西八里生产大队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都在生产队里终日劳作,年底分一些口粮。小麦分得比较少,磨面时要分出头罗面粉、二罗面粉……最后是一罗到底的面粉,里面大多是糠麸的成分。母亲把磨出的面粉分放在几个白布口袋中,袋口用蓝墨水标出记号,分清面粉的优劣等次。

  父亲和母亲热情好客,来串门的外地亲戚自然比较多。村里人说,这是“喜鹊老鸹奔旺枝”。家里来客人时,母亲便拿出黑白两种面粉,做她最拿手的蒸花卷。当时用的是高粱秆锅帘,花卷一锅出,黑白分明。白花卷供客人和陪客的父亲及长辈亲友食用,黑花卷则留给了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

  尽管母亲手巧,在做黑花卷时多用了一些豆油,还放进了适量的食盐和葱花,口感要赛过黑面馒头。但蒸出的黑花卷依旧难看难吃,兄弟姐妹私下都把它称作“牛粪牌子”。哥哥和姐姐看着客人吃白花卷,似乎并不太在意,我却馋得直流口水。客人把白花卷夹给我们,可谁也不敢吃,连忙将白花卷重新放进餐桌上的瓷盘,生怕挨母亲训斥。我最小,得到白花卷的时候最多,便怯怯地瞧着母亲。在客人的劝说下,得到了母亲的恩准,我高高兴兴地端着一个又大又白的花卷,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有时候,我会主动把白花卷分给哥哥或姐姐,自己依旧吃黑花卷,大家都特兴奋。

  在吃花卷上,我还犯过一个小错误。有一次,我与二哥放学回家,饿了,看见旧榆木“碗架子”里有三个白花卷,就把它们全吃掉了。母亲从生产队干活回来,打了我俩三四巴掌,因为那是留给客人的晚餐。二哥向母亲保证,今后不会再偷吃白花卷,我吓得哇哇大哭。母亲一把搂住两个儿子,心疼得直掉眼泪。

  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家分到了口粮地与承包田,种了五六亩小麦,我们终于远离了黑花卷。

  如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了,大家谁也不会再为吃不饱饭伤心,而是总为每天究竟吃什么好去犯愁。因为应该吃的佳肴全吃过了,能够吃的美味全吃腻了。就连不识愁滋味的孩童,正如我的十岁的儿子,都要对日常饮食挑三拣四。这大可不必。生活富裕了,社会和谐了,但艰苦岁月锻造的勤俭品行千万不能丢。一如那消失的黑花卷,还有常见的白花卷,舍弃也好,喜欢也罢,都为生命打上了深刻的印痕,成就了我们平凡而多彩的人生!

 
作者: 赵明库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