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朱德臣,为村民铺就“来钱道”
http://suihua.dbw.cn   2008-11-05 10:23:57

  提起安达市青肯泡乡革命村一屯的宋德义,那故事老多了。

  “没啥。”46岁的宋德臣面对村民们的感谢,总是说不出啥了。

  革命村,位置最偏,路最不好走。与外界相通的是一条9公里长的土路。这条路好不好走,取决于老天的“脸色”。晴天走,如行五里雾中;到了雨季,啥想法也没有了,只能蹲在家里望天了。

  进不去,出不来。出租车司机对这条道就熟悉;下雨天,给多少钱也不去。怕出不事。

  学生上学更难了,一到雨天放假。

  最惨的,是菜农和养奶牛户。眼睁睁的看着新鲜菜卖不出去,没人收。第二天,烂了,那可是钱啊。一罐一罐的鲜奶,挤好了,牧奶车进不来,变质了,倒掉。

  修道,成了宋德臣心中最大的愿望。2007年,乡里曾经三次向上争取修路指标,都未成功。老宋决定自己去跑一跑。

  这一跑就是4天。早晨,最早到省公路避领导的办公室;晚上,最晚离开。就这样,老宋三上省城,终于将这9公里的修路指标争取下来。

  修路指标有了,可经过预算,还有12万的缺口。这又给老宋出了一个难题。

  “这条路困了革命村几代人,不能再让再困咱们了。”这12万我自己掏。“老宋面对乡亲们说。

  当这条红砖路铺完时,看看乡亲们高兴样,宋德臣终于松了一口气。

 
作者: 王洋 岳海兴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