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品种改良,这些内容为兰西县的东北民猪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10月29日,国家级重点种猪场、全国优秀养猪企业兰西县种猪场场长郑兆利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组织技术力量致力打造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种猪品系———东北民猪配套系,这项工作如期完成,将使现有的东北民猪品种克服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等缺点,进一步提高其抗病率。届时,东北民猪产业必将在振兴地方经济、实现强县富民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郑兆利说,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兰西县种猪场从保种到开发,将一个濒于绝迹的珍贵猪种发展成一个种群广大、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品牌,科技创新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北民猪是原产于东北和华北以及内蒙古等地区的优良猪种,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但由于养殖习惯和市场因素影响,特别是外来种猪得到大量引进造成的冲淡,使东北民猪的种群逐渐萎缩,甚至面临绝迹的危险。兰西县种猪场从1970年建场之初开始,就邀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许振英、赵刚等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和当地技术人员,开展了对东北民猪的保种与选育工作,并在经过10年的选育提纯后,建立了稳定的民猪核心群。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又邀请、组织专家、教授对东北民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此后,该场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直高度重视东北民猪的良种性研究工作。本世纪初,他们利用东北民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良特性,开始尝试以民猪为母本,与引进的长白、大白、杜洛克等瘦肉型猪杂交,生产的二元、三元商品猪具有肉香味美和瘦肉率高等双重优点。这次试验的成功,使东北民猪产业发展迈出了由保种到开发的第一步。兰西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契机,审时度势,准确定位,紧紧依托兰西县种猪场被确定为国家东北民猪保种基地这一优势,提出了“扬种质资源优势、打民猪特色品牌”的战略口号,并把民猪产业发展纳入全县五大重点推进项目之一,举全县之力,实施重点推进。2002年,他们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黑珠”牌东北民猪肉类商标标志,同时获得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2003年,兰西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东北民猪之乡”。东北民猪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还远销日韩俄等国家和地区。
记者了解到,兰西县一直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东北民猪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种猪场与东北农业大学、省畜牧兽医学校、中国农科院哈尔滨畜牧兽医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有两个博士、4个硕士和6名学士长期在场工作,为东北民猪优良种性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团队。
郑兆利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都在100万元左右,“《决定》中指出,国家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使我们更有信心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把东北民猪产业做大做强,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