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于占江,从扛包工到商会会长
http://suihua.dbw.cn   2008-10-27 16:13:26

  于占江出生在明水县繁荣乡星火村。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头脑灵活的他不甘心和父母一样,过着面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一人来到满洲里务工。

  想创业对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他来说谈何容易,可是,于占江并没有气馁。他想,我有的是力气,就从力工干起。于是他来到满洲里最大的商贸市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扛包的队伍中。凭着庄户人的勤劳与淳朴,于占江很快就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很多商人都愿意雇他帮助扛包。由于要经常与俄罗斯人打交道,于占江在扛包的过程中学会了简单的俄语,还熟悉了边贸出货和进货的程序。就这样,他一边打工一边偷偷地学习商贸业务,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两年的时光很快就在忙碌中过去了,于占江不但积累了商业知识,自己也有了一些积蓄。这时,一个长久埋藏在心底的想法油然而生,他想,我应该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了。于是,他拿出两年扛包挣回的3万多元血汗钱,又从亲属那里东挪西借凑够了10万元钱的创业资金,在沈阳五爱市场批回了一批鞋帽和男女箱包,通过边境来到了俄罗斯的地级城市红石,在那里摆上了摊床。由于他会说简单的俄语能够与顾客沟通,再加上他敏锐的商业眼光,这次带去的货物特别畅销,仅半个月就销售一空,第一次的成功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业决心,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倒服装,卖草帽、化妆品,当时正是中俄边贸生意最火的时候,他的每一笔生意都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几年下来,他不但还清了欠款,还净剩了50多万元。

  2003年,于占江抓住满洲里市发展建设的契机,通过市场考察,科学论证,果断地买下了一家经营不景气的酒店,由于他善于管理、信息敏捷、决策果断,快速地让濒临关闭的酒店起死回生。他又投入资金130余万元更新设备和硬化环境,安置下岗工人和农民工70余人,当年实现产值200余万元,上交税金30多万元,事业不断壮大,占江商贸中心、占江通信器材商店相继落成。

  2006年,明水县第一个外埠农民工协会———繁荣乡满洲里农民工协会正式挂牌成立,于占江由于突出的经商业绩和在同乡中的巨大影响力,被推选为会长,同时还被任命为农民工工会主席。2007年,明水县工商联在满洲里通过实地考察,举荐他为明水驻满洲里商会会长。

 
作者: 杜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