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筑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天路”
http://suihua.dbw.cn   2008-09-22 09:01:12

  构筑四通八达、干支相连相接的现代化通乡通村公路网,一直是望奎人长久期盼……

  “天堑”变通途

  面对农村公路建设欠账多、任务重、困难大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规划,高位定标,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完成了《望奎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同时,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巨资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果断决策,将全县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发展目标与省政府同步定位———“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并把2006年确定为农村公路建设起步之年,2007年为攻坚之年,2008年为决胜之年,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望奎县是全省“十弱”县和省级“贫困县”,基础差,底子薄,解决资金问题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国家调整配套政策后,配套资金缺口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资金“瓶颈”,县委、县政府知难而上,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县财政压缩它项开支、拨付专项资金、政策优惠减免、争取银行信贷和资金捆绑使用等八大措施,一举破解了建设配套资金“瓶颈”这一难题。

  在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县委、县政府首先启动村经济发展比较好、村积累比较雄厚的村为首批建设村,以点带面,循序铺开。

  先锋镇四段村地势低洼,当地农民以种稻为主要经济收入。毁损严重的沙石、土路所造成的运粮难,一直是积压在村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2006年初,这个村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省交通厅的帮建下,总里程为28.2公里的白色农村公路和自然屯之间10公里红砖路,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铺设完成,不仅让村民们永远告别了稀泥路、烂泥塘,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之一新,而且彻底解决了沿线4个行政村的运粮难题,极大地降低了稻农的生产成本。

  道路畅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县农民群众建设农村公路的热情空前高涨,主动投工投劳,“要我修路”转变为“我要修路”的思想观念深入每一个农民的心中,很多乡镇的农民甚至来到县政府,采取“集体上访”的形式,要求修路。

  以此为契机,县委、县政府在2007年初,开始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15个乡镇109个行政村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大会战。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环绕全县各乡镇、村屯的“两环八射”宏伟蓝图。截至目前,全县建设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到1274.5公里,占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90.4%。几年来,投入建设资金达4亿余元,不仅让横亘在广大农民面前的“天堑”变为通途,成为嵌金镶银的致富路,更成为拉近党群、干群距离的民心路。

  城乡美景入画来

  走进望奎,城乡、村屯花团锦簇,绿树环抱,宁静、整洁的小村街路与县城内笔直宽阔的大路遥相呼应……百年历史的双龙古城,正在发生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公路通畅,百业俱兴。农村的道路好了,各行各业都兴旺发达起来。特色渔村、度假村沿呼兰河绵延数十里,漂流、日光浴等天然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质量效益都有了大幅度的跃升。

  栽植了“梧桐”树,引得“金凤”来。域外客商纷纷投资望奎,除了县委、县政府重商理念和优惠政策外,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潜力巨大、根植于乡村的“产业资源”。全县“两环八射”农村公路网的逐步建设完成,为县域内“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短短几年时间里,规模宏大的西郊工业园区就相继入驻了双汇北大荒肉业、国能生物发电、博天糖业等多家投资超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路通了,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到了既出形象又出效益,精神和物质互融互动。四通八达的通乡通村公路网架起县域经济腾飞的“天路”,城乡面貌巨变一新。

 
作者: 赵君 崇思泽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