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军中铁汉骨铮铮
http://suihua.dbw.cn   2008-09-17 09:57:46
图为将军在接受家乡媒体记者采访。

  ———访我市望奎籍将军、原辽宁省委常委、原辽宁省军区政委高殿成少将

  个性鲜明、有棱有角、一生耿直、铁骨铮铮……这是从家乡走出去的将军高殿成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

  “我能当上将军,凭的就是一个字,俩横加一竖,干!”尽管已古稀之年,将军说话仍然掷地有声。在将军的人生信条中,常常自觉践行古人的这样一句话: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那就是做什么事,不必说出来,贵在实践。将军入伍时,家乡的农业合作化进入高级社阶段,其时将军已经在当地的高级社找到了一份负责财务的工作,这在当时是很令人羡慕的。但蛰伏在几乎每个男孩子心中的“男大当兵,参军报国,无上光荣”的情结还是促使将军在征兵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有人对将军报名的动机产生怀疑,个别人私底下议论:有了那么好差事还愿意去当兵,是不是装模作样拉花架啊……回忆起这段往事,将军幽默地说:“我当时真挺生气,为了能过体检关,我担心自己个子矮甚至在量身高时直翘脚,居然还有人怀疑我作秀……但有这些想法的人马上就哑口无言了,因为不久我就戴上红花随部队开拔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8年2月1日,当时我还站在马车上发表了一通演说呢,我说,我当兵是自愿的,为了保家卫国,我一定好好干,不出息我就不回来见乡亲们……”

  半个世纪的军龄,古稀之年的将军仍对自己入伍的时间记得这么清楚,我们不禁为之动容!

  黑土地上务农的经历,磨练出将军的铮铮铁骨,从军的经历中,将军多次因公负伤,但不管是轻伤还是重伤,只要能坚持,将军从不下火线。1995年7月29日辽宁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当时因为遭遇车祸受伤的将军刚刚出院还没有痊愈,闻讯后,将军主动请战,马上集结、指挥70多万民兵预备役部队,并协调指挥正规部队20多万人,同洪魔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七天七夜,将军强忍伤痛,镇定指挥,几乎没合过眼,最后终于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

  回忆起这段往事将军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居功自傲,他说,头顶军徽,身披戎装,大灾大难面前,军人必须冲锋在最前面,长官必须冲锋在最前面。二战期间,著名的美国陆军将军巴顿的队伍以勇猛顽强而著称,原因是他总提醒自己:要求士兵做到的事,首先自己先做到,所以他的部队最有战斗力。当时,虽然我身上有伤,但我始终在第一线,大家就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广袤、朴实的黑土地不仅育就了将军的铮铮铁骨,还培养了他直率甚至不会“拐弯”的耿直性格。那次洪灾过后,作为辽宁省委常委和辽宁省军区政委,他和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顾金池等赶赴北戴河向江泽民、李鹏、姜春云、迟浩田等当时的中央首长汇报灾情。当时很多同志心存顾虑,想在受灾程度上有所隐瞒,但耿直的性格和为人民群众负责的心理,促使将军不仅如实汇报了灾情,还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他在来时的路上看到的灾民急需救助的情况,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争取到比预想多出几千万元的赈灾支持,使受灾地区迅速恢复了重建。

  到了晚年,将军卸甲归家,但并没有沉溺于养尊处优,而是笔耕不辍,著书立文,他结合整理自己的一生经历,特别是从军经历,就人生、理想展开思考,他希望自己的这些东西能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军人成长进步有所帮助。在他的一部著作《铭记与思考中》有这样三句话:人品是为人之本,人格是为官之首,人和是兴业之源。将军富有个性、棱角分明、刚直不阿,但将军带兵却十分民主。用他的话说,你官大、嗓门高,不一定你就对,当班长不能当家长,要有主见但不能主观,他的民主作风,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的建设。他的一位现在已经成长为中层军官的下属说,高政委很严厉,但不乱发脾气,在决策事情上,哪怕普通士兵都有发言权,这样,他在哪当领导,哪支部队就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他在哪都容易成为核心。

  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回家的次数不多,但家乡的风物、家乡的变化注定成为将军一生的牵挂,见到我们到来将军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和热忱。就在我们在将军家采访期间,有几个客人从辽阳来看他,他一直安排夫人在客厅陪客人,而他只是几次到客厅去和客人致歉,当客人知道是将军家乡来人,微笑着表示理解。将军对我们的采访策划给予了很高评价,并表示还可以为我们联系更多的采访对象。

  我们向将军介绍了家乡绥化特别是望奎的最新发展近况,将军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高兴和欣慰。将军说,有一次回乡省亲,受到了热情接待,特别是市委胡世英书记和当时的望奎县委书记盛威一路陪同……将军请我们把他的问候带给二位领导和所有的家乡父老。将军还对家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特别是将军建议,望奎曾是满族人口聚集地方,如果能争取到满族自治县那么就能得到中央更多援助,更有利于发展。

  人物小传:高殿成,男,汉族,70岁,我市望奎县卫星镇敏二村人。1958年2月1日入伍,历任陆军第39集团军第115师坦克第320团指挥连战士、连长、团司令部保密员、团政治处文化教员、火炮营书记、火炮营二连指导员。1964年11月任115师政治部秘书科秘书、副科长、组织科长。1970年12月任115师343团政治部主任,1971年4月任39军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从1975年4月开始先后担任115师343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83年5月到1990年6月先后担任39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6月调任内蒙古赤峰守备区任政委,从1993年5月开始担任辽宁省军区政委,1998年退休。

 
作者: 宋心海 张强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