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16日电肇东市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纳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推行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制,从源头上理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走出了一条阳光、公正、透明的农村民主理财新路子。
曾几何时,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雾里看花”,一些村在拍卖集体资产、转让林权时流于形式,没有按规范的程序和制度组织招投标,标的多少、由谁承包,常常是个别村干部说了算,“买标”、“串标”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干部甚至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一些村民因对村里的“家底”不明,心中无数,以至疙瘩难解,心气不顺。为有效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难题,肇东市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大胆破题。
在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肇东市将全市186个行政村的集体“三资”一并委托乡镇无偿代为管理,全市2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成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人员,实行“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资源联合协管”的管理方式。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各行政村取消会计和出纳,只设一名助理会计,将村集体资金委托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管,严格控制财务支出。
针对以往村级资产随意处置的问题,在“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设置村集体资产台账,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对乡、村两级资产的经营、处置、收益进行指导监督和规范管理。
针对群众反映的资源发包不合理问题,按照民监督、村申报、镇审批、市复核的程序,实行村集体资源市、乡、村、民四级联合管理。
“三资代理”服务制实施后,村里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支出单据需经民主理财小组、支部书记、会计、审计员、农经主任、主管领导、“中心”主任七级联审后方可入账,保证了村里花钱不管钱,乡镇管钱不花钱,农民享有支配权。
“三资代理”使村级事务从“为民作主”变为“由民作主”,从“干部定事”变为“群众定事”,从“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政”,从“制度约束”变为“程序民主”,大家的意见少了、建议多了,找事的少了、管事的多了。
自“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这个市共纠正违规资金103笔,涉及金额35.5万元;核实非在册资源1362亩;纠正违规发包合同56份,挽回经济损失达32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