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踏上三尺讲台,刘树祥就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座右铭。
2004年,刘树祥走上了一中校长的岗位。他把“办一所名校,兴一方教育,育一批栋梁”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梦想和追求,坚持以办好让全县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胆抓改革,抓发展,抓创新。短短3年时间,一中的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2005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明水县共有185人进入二表本科段,其中明水一中占152人,全县过600分共有19人,其中明水一中占16人。2004年以来,学校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260万元,明水一中近万平方米的教学楼现已破土动工。其设施之完备,功能之齐全,已达市级先进水平,解决了困扰明水一中多年的办学条件落后的局面,为明水一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明水一中成为小城明水一道亮丽的风景。
刘树祥意识到,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活化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2007年,一中通过竞聘招聘了15名教师,充实到新课改年级,使各科课程顺畅运行。同时,还重点开展了“说、讲、评”三位一体的教师竞赛活动,人人登台展示,个个积极参与,极大地活跃了教学氛围。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优胜劣汰的用人方式,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制度,把最优秀的教师推向教学工作第一线,使教师人人都有竞争意识,人人都有危机感,真正体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打造了一支敬业乐教、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在刘树祥的带领下,一中的教育事业结出了硕果。学校于200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06年被评为绥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刘树祥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全县十佳公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