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走进肇东,龙头企业机声隆隆,农贸市场红红火火,农民脸上笑意盈盈,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民的增收“引擎”。
肇东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以工促农、以农兴工、工农互助共进的发展格局。
壮大龙头企业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肇东市采取招商引资建龙头、企业滚动发展扩龙头、资产整合组建龙头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形成了玉米、乳品、肉类三大产业化经营体系。仅玉米加工企业就由最初的金玉酒精公司1家,发展到如今的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成福集团、希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6家。乳品加工企业也由最初的2家小型企业发展成3家大型加工企业,并整合组建成肇东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一艘乳业航母。与此同时,肉类加工企业从无到有,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肉羊50万只、大鹅100万只,总投资9亿元的宝迪食品工业园已开工建设。
如今,肇东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玉米125万吨、鲜奶30万吨,辐射基地185万亩,带动农户9.9万户,占该市农户总数的66%。
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肇东市以龙头企业为牵动,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基地。在种植业上,肇东市全力推广玉米吨粮田栽培模式、超级稻栽培模式,推进特色经济作物向棚室化、立体化、反季节方向发展。今年,粮食作物面积增加到342.4万亩。
肇东市在奶牛生产上全力推广特级冻精繁育、青黄贮饲喂、机械化榨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标准化养殖模式。上半年,通过伊利集团的强势拉动,新增成母奶牛6600头,交售商品奶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养殖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养牛户每头成母奶牛增收2134元。通过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了南部乡镇100万亩高产玉米、沿江乡镇5万亩超级水稻、围路百里路边特色经济作物、北部乡镇10万头优质奶牛四大优势产业带。
为使农民投身产业化经营,肇东市选择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示范点,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不断提高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310个、经纪人870人,参与农户2.1万户,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链条。
肇东市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与中国农民大学、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对接合作,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和创业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目前,创业型和技能型农民达到23万人,占农民总数的36%。共有百头奶牛、千头生猪、万只大鹅等专业生产大户7800户。相继涌现出肇东镇多茬次多品种棚室蔬菜、尚家镇福山村西芹、五站镇东安村早甘蓝、向阳乡中心村拱棚香瓜、黎明镇巨发村烤烟、海城乡大户村西瓜、涝洲镇绿色渔业、东发办事处河蟹、跃进乡大鹅等专业乡村4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