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庆安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庆安县几年来一以贯之、不遗余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抓新农村建设,力度大、措施实、亮点多,富有特色,卓有成效。近日,我会同市委政策研究室到庆安县进行了调研。
庆安县立足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乡村道路、生态村屯和小城镇一体推进、协调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乡镇村屯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乡村公路环网相连。几年来累计投资4.4亿元修白色路面1338公里,总里程居全市前列,通乡通村道路全部白色化,80%自然屯通白色路,形成了“一横、七射、两环”的乡村公路网络,最偏远村屯到县城时间由过去的3个小时缩短为50分钟。二是小城镇成为靓丽景观。全县14个乡镇所在地主次干道全部硬化,彩色步道板、路灯、绿化树、给排水、过沟桥、垃圾箱等设施配套齐全,中心镇都建有休闲广场,马路市场变成了综合集贸市场,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村屯生态化建设别具特色。路、树、沟、桥、厕、圈、箱、垛综合改造,新修硬质路边沟400多公里,栽植榆树墙800多公里,152个自然屯修了白色路面,42个自然屯道路全部白色化,非乡镇政府所在地36个自然屯安装了路灯,3万多人吃上了自来水,建成节能住房2118栋,住房砖瓦化率达70%。平坦清洁的水泥路、纵横成带的榆树墙、整齐有致的过沟桥、交相辉映的彩路灯、彩瓦白墙的节能房,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景象,加之田成方、水成网、树成荫的水田区,构成了观光农业的独特景观。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全面推进。乡有休闲广场、村有文化活动室、屯有文化大院,教育危房全部改造完毕,改造乡镇卫生院6所,建敬老院6所,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有线电视入户率70%,固定电话入户率95%。十好文明乡镇100%,十化文明村50%,十星文明户达35%,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在新农村建设上庆安县具有超前意识,早在2002年,县委、县政府就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强化村镇建设,深化思路,细化措施,强化推进。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后,庆安县抓住机遇,把以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1.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实施。2007年初,庆安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了“两屯、三线、五个支点”的总体布局,“两屯”即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所有屯;“三线”即沿哈伊公路、通乡公路、观光农业环线;五个支点即建民、新胜、民乐和同乐、勤劳5个中心乡镇。在生态屯建设上,庆安县以琅琅上口、通俗易记的口诀形式确定了路、树、沟、桥、厕、圈、箱、垛的具体建设标准,街路:平坦坚实不存积水,硬化路面晴雨通车;绿化:村屯四周树木围绕,榆树成墙整齐美观;排水沟:线路笔直深浅合适,梯形断面硬质衬砌;过户桥:样式相仿大小适宜,水泥板桥坚固耐用;厕所:规范设计标准建造,经常清理干净卫生;饲养圈:远离住房封闭管理,粪便出屯集中堆放;卫生箱:规格一致定点放置,专人负责及时清运;柴草垛:屯外设点摆放规整,间隔有序消除隐患。小城镇建设按照“五化四场(厂)”的标准推进,“五化”即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场(厂)”即办工厂、开商场、辟休闲广场、建集贸市场。全县涌现出了建民乡、丰年村、卢海屯等不同层面的村镇建设典型,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没有明显“短板”,南北两个环线沿途的村屯个个过得硬叫得响,高标准建设的村屯有220多个,近30%,几年前的“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2.多渠道融资,多元化筹资。庆安县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汇聚各方面可用力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国家投一块。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投新农村建设资金,选择交通便利、配套投入能力较强、工作基础较好的试点村进行重点武装,全面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公益设施建设和泥草房改造,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效益。省市帮一块。挖掘帮建部门投入潜力,主动寻找本地建设与上级政策的对接点,征得条块资金项目支持。省中盟公司就是被庆安县迫切改变落后面貌的诚意所感动,对所帮扶的欢胜乡累计投资50万元以上。几年来,省市帮扶部门向庆安县4个试点村投入191万元。部门筹一块。县委、县政府引导县直部门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经费开支支援新农村建设,并视经济实力状况确定援建额度。几年来,县直和驻庆中省直单位累计支援款物170万元。农业开发捆一块。在确保专款专用前提下,把农业开发项目资金与村镇建设资金捆绑使用,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区周边道路硬化、农防林网建设同步推进,放大项目资金效益。企业家捐一块。动员县内外企业家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回馈家乡,回报社会。朴广忠是庆安工商联合会会长、知名企业家,两年来他先后投资40余万元对其出生地久胜镇卢海屯进行标准化整体打造,屯容屯貌焕然一新。勤劳镇孙久陵屯的赵广等一批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也都在默默地为家乡做着贡献。农民集一块。通过一事一议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仅乡村公路建设一项,农民筹资筹劳就在亿元以上。
3、大力度推进,超常式运作。采取紧逼加压办法,提出面貌不变班子变的要求,县委书记县长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定规划、解难题、压担子。实行纪委书记主抓、纪委常委分工包抓责任制,把村镇建设任务目标细化分解,纳入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量化打分,重奖真罚。今年县委在原来较好的工作基础上,着力抓完善抓升级,进一步提升建设层次水平,研究确定了“四个推进”的工作思路。一是沿路推进,就是继续把1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所含屯以及南北观光农业环线、庆木路、庆绥路、庆柳路等10条路两侧共计232个自然屯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整体推进。二是配套推进,就是在14个乡镇确定40个自然屯配套打造,达到路、树、沟、桥配套统一,全面达标。三是重点推进,就是在14个乡镇中选择基础设施好、群众素质高、经济基础厚、干部能力强的20个自然屯,全面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四是示范推进,就是在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打造标准化新农村。在巩固已达标村屯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定线、定屯、定标的办法,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打造一批点线面相结合的新农村新亮点。
4、社会化管护,规范化管理。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经常性的管理和维护,巩固和发展建设成果。一是靠统一标准规范。榆树墙做到定期修剪,达到造型美观、纵横整齐、一街一品;路边沟确保干净整洁,排水畅通,破损及时修补;白色路面路肩定期维护,砂石路及时铺撒砂石保持平整;生活垃圾固定存放,定期清运,保持整洁。二是靠探索机制管理。探索出了多种灵活有效村屯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和具体管理办法。比如,护屯林的管护,靠林权机制创新,把新栽植的林苗所有权交给农户,管理权和收益权相统一,林苗毁坏、丢失现象大大减少。比如村内沟、墙的管护,每个屯确定1名责任心强的管护员,专门负责街道维护、榆树墙修剪及卫生监管,工资由村集体或一事一议来解决。另外,群众环境意识强、卫生习惯好的村屯,实行门前承包,由个人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管护。三是靠乡风民俗约束。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把村屯环境维护和整治中农民所承担的劳动义务、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纳入村规民约,促进广大村民除陋习、提素质、树新风,把净化美化环境变成自觉行动。
庆安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村镇建设的实践给我们以启示。一是生产和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新农村建设需要标本兼治,表里并重,不能光镶边贴面。农业生产是根本,生活宽裕是关键,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在注重“表”的武装的同时,更加注重“里”的建设,使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是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立足村情民意,近期远期结合,搞好城镇规划、新村规划、产业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综合性规划。总体规划要着眼长远全面;单体规划要突出特色实用。规划设计要彰显特色,力求一村一品,各具特色,格调鲜明。三是要着重解决好投入问题。要破除“等、靠、要”思想,除了争取政策性投入外,还要加大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和民众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公共财政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办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合作开发资源,形成多元投入、多流汇聚、多措并举建设新农村的局面。四是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兼顾各地现实基础、经济实力、主观愿望等实际,以不给乡村民增添负担为基本出发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起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五是要加大“推”的力度。要在工作推进上多下功夫、多花气力,分工包抓,定标问责,落位主推,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逐项分解细化,落实到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同志的头上,发挥好领导干部的作用,由决策部署转为一线指挥,由挂名负责转为挂帅上阵;发挥好帮扶部门的作用,真抓实干、真包实扶,把帮建行为落实到钱、落实到物、落实到具体项目;发挥好典型示范的作用,点线面结合,引带式推进,聚合式发展,形成比学赶超的辐射引领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