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明水“田保姆”活跃田间地头
http://suihua.dbw.cn   2008-08-13 15:21:46

  东北网绥化8月13日电“雇‘田保姆’干活儿,我这3栋大棚一天就可以打完药。现在我们村种田兴雇‘田保姆’,既省事又省时。”在明水县通泉乡富强村一栋大棚里,村民杨庆祥高兴地说。

  走在明水县通泉乡的田间地头,只见十几个人一小队、二十几个人一大队,忙着给大地锄草、喷药。乡长赵立春介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田保姆”。五星村村民王大伟就是“田保姆”中的一员,他最初只带着四五个人干,现在最多时带着30多人,一天到晚忙着,每人每天都能挣上40多元。赵立春说:“对那些地多人少,家中劳动力短缺的家庭来说,平时人们都在地里干活,找人帮忙不但费劲,而且还欠了不少人情债,不如花点钱雇人把农活干完,既省心、省时,又省事。”

  红光村是最早出现“田保姆”的村,现在这个村已有400多人为周边群众提供这种服务。这些人当中不仅有本村的村民,还有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张丽艳从2002年开始干这一行。现在,正是田间管理时节,她每天带领40余人分小组帮助各家各户喷药、锄草,早出晚归不停地忙活。

  张丽艳说:“现在不少家里的男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而且土地也多,种地的劳力是个缺口,我们几人组织在一块,这抢收、那忙种的,这是条赚钱的道儿。”赵立春说:“‘田保姆’不仅解决了人少地多的矛盾,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还能义务为农产品当‘红娘’,‘田保姆’经常出入在田间地头,谁家该卖什么了,谁在收购什么,他们心中都一清二楚,收购商一有需求,他们会立刻帮助联系。”据了解,目前,这个县12个乡镇和8个社区都有“田保姆”,总数可超过3万人。

 
作者: 孙志国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