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挂锄”时节,绥棱县泥尔河乡永发村刘永彬却不闲着。忙着观察试验田,进行田间管理;忙着阅读科技书籍,补脑充电;忙着组织农民到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考察……
“像今年这样的干劲可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的。”刘永彬说。2005年前,刘永彬家里有7口人,4名劳动力种着33.4亩地,家里年收入还不到1万元,常常吃“过头粮”,还欠近万元的外债。面临着这种境况,闲时刘永彬走东家闯西家。“农民嘛,就有种地的本领和技术,但种地又赚不上几个钱,当时也只有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了。”回忆起过去,刘永彬仍有说不尽的感伤。
取消农业税的消息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刘永彬尘封的心扉。
“从农业税取消到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发放,我看到了种地的商机,更看到了国家对我们农民的关怀,对农业的关注,我也下定决心这辈子就做一名‘职业’农民。”这是刘永彬大干的开始。
国家的惠农政策,丰厚的收入,更激发了刘永彬的种地热情。目前,他家水田面积达154亩,旱田面积22亩,成为土地集中经营大户。由于他学科技,用科技,成为农民心中的“科技王”。刘永彬应农民的要求,在乡里的支持下,组建了永发村水稻协会,他担任会长,成为全村百姓信得过的科技带头人。目前,水稻协会有31户会员,辐射303户。每年,刘永彬都会组织会员到齐齐哈尔等地的农科所考察,组织农户召开新年科技茶话会,在自家的地里辟建园区,进行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在他的影响下,全村及附近村屯已有130多农户使用高台大棚育苗,机械应用率达到了78%。
“国家的惠农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今年虽然柴油等农用物资涨价了,但是国家给我们发放了农资补贴,我家获得各项补贴11545.6元。种地的劲头真是越来越足了。”言谈举止间可以体会出:刘永彬是国家惠农政策塑造出的一代新型农民的代表。
刘永彬现在成了种地“明星”,被绥化市评为市级星火带头人,还是县级人大代表。乡里经常请他去各村,给农民“传经送宝”,现身说法。
在乡里的引导下,外出打工的农民将土地转包给刘永彬这样的种田大户。靠土地的规模经营,刘永彬变成了响当当的富裕户。全家住上了130平方米的保温暖房,电话、手机、摩托车、冰箱、彩电等一应俱全,全家七口人都买了保险。从生产方面看,他家拥有两栋高台大棚,4台套大型农机具,年收入15万元。
“我绝对是国家惠农政策培育出的种粮大户,我在和乡里联系,打算下一步通过股份制经营,建立新型农庄,进一步扩大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刘永彬的想法层出不穷。
|